【京张随笔】有温度,无障碍
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的无障碍设施。本报记者 刘兵 摄
北京冬残奥会的赛程已近半,除了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们拼搏的身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外,无论是在各竞赛场馆,还是在冬残奥村,每一条平缓的坡道,每一段牢固的扶手,这些无障碍化设施传递出的温度和关爱也感染着大家。
本届冬残奥会,运动员们能够无障碍穿梭于高差900余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能够使用手机APP进行冬残奥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能够听冬残奥手语播报专业赛事……这些都离不开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在国家游泳中心,看台无障碍座席及无障碍卫生间均相应增加了尺寸,将在赛后作为永久设施保留……混合采访区的挡板高度,也从原来的1.2米降到了60厘米,让冬残奥运动员接受采访更方便。
在冬残奥会的很多场馆,电梯除了在正常高度设置的上、下按钮外,在距离地面20厘米处还设有一组,轮椅使用者可直接用轮椅触碰按钮。场馆卫生间创新使用了自主创新研发的双位排水控制系统,墙面设有两个控制按钮,上肢残疾或下肢残疾人士都可方便触及。
记者所在的场馆媒体中心也加入了很多无障碍化设施。如低位服务台、无障碍标识,轮椅坡道和辅助板等。
此外,冬残奥会赛时网站也采用了无障碍模式,运用技术手段将有效信息以文档标记的方式注入网站,用户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读屏软件,将赛时网页上的信息,通过声音方式进行接收,方便了视障人士浏览冬残奥会网站……这些细节,都彰显出冬残奥会服务的水平和温度。
有了无障碍设施,还必须辅之以相应的无障碍服务。如医疗方面,北京冬残奥会确定41家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特殊医疗救助服务培训,在相关场馆提供轮椅、假肢维修等服务。安保方面,制定人性化安检规范,为残疾人接受安检提供便利……
为了使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服务做到相辅相成,北京冬奥组委对所有场馆团队及服务保障人员进行了无障碍理念、无障碍礼仪、沟通技巧、服务技巧、残奥会服务要点及主要残障客户群特点等一系列培训和演练。
获得残奥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LL2级项目金牌的法国选手塞茜尔・埃尔南德斯盛赞道:“无论是在冬残奥村,还是在竞赛场馆,中国的无障碍化设施非常完善,各项无障碍化服务的体验也非常好。”
除了消除物理上的障碍外,更需要打破人们内心的障碍。偏见和刻板印象等社会观念,更像一堵难以逾越的“障碍”。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这首先需要残障人士自己要勇于跨越,同时也需要社会中每一个人消除对残疾人群体的误解。应该认识到,无障碍环境不仅仅是保障残疾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也会给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伤病人员乃至我们自己带来很多安全和便利,对全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冬残奥会揭幕以来,京张地区艳阳高照。本届冬残奥会的各种无障碍设施和贴心服务,如同暖阳一般让每位残疾人运动员都倍感温暖,也让我们共同见证着一届成功的冬残奥会。
(本报张家口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