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未散 微火亦相传
3月13日晚,中国代表团旗手杨洪琼在闭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3月13日,亚军中国选手梁景怡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3月13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闭幕。本报记者 窦菲涛 摄
3月13日晚,伴着着绚烂的雪花花灯,北京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闭幕。本报记者 窦菲涛 摄
今晚,伴着着绚烂的雪花花灯,北京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迎来了告别时刻。
在漫天璀璨的星光下,冬残奥会会徽见证着欢聚的时光。
伴随着《欢乐颂》的旋律,运动员开始入场。中国冬残奥运动员杨洪琼手执鲜艳的五星红旗,引领中国队入场。此时,人们的思绪回到激情飞扬的赛场。正是残疾人运动员们打破自我,勇敢追梦,才绘就出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幅幅精彩画卷。
从2002年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到2018年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中国队始终不改初心、不断突破。此次,他们在“家门口”取得18金20银23铜的好成绩。
9000名志愿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最美的青春是奉献,送人玫瑰香飘人间……”的歌声中,志愿者温馨服务的一幕幕画面重现在大屏幕上。他们像一朵朵晶莹的小雪花,闪耀在冬残奥会各个场馆,为赛事的成功默默付出。
在《爱的感召》为主题的表演中,由超过六成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汇成“同心圆”,残健共融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节目似乎在告诉我们,占全球人口15%的约12亿残疾人,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
中国用最大的诚挚和热情兑现了申奥诺言,实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疫情挑战下,这场如期举办的全球体育盛会,为世界文化交流、心灵沟通搭建了珍贵桥梁。
正如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在致辞中的评价:“如果说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启了残奥运动发展的新篇章,那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则标志着冬残奥会的新曙光。你们承诺的是‘简约、安全、精彩’,你们做到的是‘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
20时24分,国际残奥委会会旗缓缓落下。27分,下一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的市长接过会旗,希望之光将继续接力。
随着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熄灭,烟花升起,照亮了整个夜空。伴随“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的旋律,“鸟巢”里的人们尽情歌唱、欢呼、鼓掌,用最炽热的方式依依惜别。
曲终人未散,微火亦相传。2026年,让我们继续相约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