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新闻——
据3月14日央广网报道,陕西省宝鸡市一家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发现,近年来不断有人假借其机构名义伪造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据不完全统计,宝鸡市各县区已被发现1718份检测报告造假,涉及学校、体育馆18所,医院3所,居民住宅楼123栋,公租房及领导干部周转房27栋。记者调查发现,截至目前,涉及假报告的很多建筑,安全隐患并未消除。
虚假质检报告侵蚀诚信和法治
杜鑫
质检报告造假,在现实中并不是孤例。此前便曾有媒体报道,茶叶、校服、木地板等质检报告在网上轻易就能买到。作为产品质量的凭证、消费者选择购买的重要参考,质检报告一再造假,让人瞠目结舌。
究其原因,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商品种类丰富,生产企业对质检报告的需求增多,公正、权威的检测较为严格,周期较长,而购买虚假报告成本低、周期短,且违法成本并不算高。
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存在“散而不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个别中小型检测机构容易在利益驱使下随意出报告。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近4.9万家,其中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小微机构数量占比达96.49%。由于行业经营主体比较分散,监管部门往往分身乏术,进而可能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从社会层面来看,虚假质检报告没有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在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中,不少问题产品都是伪造检测报告蒙混过关的,如今同省的宝鸡又被曝光存在类似情况。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去年12月,公安机关就已查实宝鸡一所小学教学楼有3份检测报告造假,但该小学至今没有对教学楼工程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本是证明质量的“信物”,却成了造假的“帮凶”。质检报告造假相当于是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釜底抽薪,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如果质检报告都不可信,消费者还能相信什么?放任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会动摇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石和法治基石,也会对公众生活、公共安全造成影响和破坏。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监管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拿起法治之剑,捍卫市场经济的基石,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护航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假报告背后的安全隐患须彻查
陈广江
“万丈高楼平地起,工程质量大如天。”在建筑工程领域,如果建筑材料有问题,无异于是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现实中,类似的悲剧并不少,“海恩法则”被反复验证,代价之大、教训之深,有目共睹。
几年前,西安地铁“问题电缆案”发生后,陕西省政府曾发文要求“全面整顿工程质量检测市场,严厉惩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行为”。但从媒体调查来看,现状不容乐观。
此次假报告事件源于当地一家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负责人多年坚持不懈的举报,尽管多名相关犯罪者已被判刑,但假报告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并未消除,涉事多所学校及当地教体部门甚至对此“毫不知情”。据报道,截至2020年1月,警方已查实,存在犯罪事实(伪造印章出具假报告)的建筑有32栋,另有135栋建筑正在核查中。
这些假报告涉及众多学校、体育馆、医院、居民楼、办公楼,也许短期内这些建筑的安全问题难以暴露出来,但随着时光流逝,发生事故的概率很有可能逐渐增加,而一旦出了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在人命关天的事情上,不容任何侥幸心理,更不能不长记性。
据报道,3月14日,事件被曝光后,宝鸡市住建局表示正着手调查。从事件的严重性来看,当地应尽快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调查组,或者由上级部门牵头成立调查组,一查到底。
首先,对已经查实存在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的建筑,要对其质量进行重新检测或鉴定,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其次,对其他涉嫌造假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要逐一核查、鉴定真伪;再有,要依法依纪严肃追责,一方面要追查假报告是如何通过工程质量验收的,另一方面要追问相关部门为何对此“一问三不知”。
更令人错愕和担忧的是,多年来,被冒名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负责人曾向当地多个部门举报,不但没有实质性结果,反而假报告越来越多,检测造假的猖獗和泛滥可见一斑。对这股造假之风,当地显然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要刮骨疗毒,而绝不能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