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3月22日 星期一

流调“跑”得快,才能打得赢

本报记者 康劲
《工人日报》(2022年03月22日 03版)

“面对此轮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疫情,我们必须在‘2+4+24(小时)’的时间节点完成一次流调。流调‘跑’得快,才能打得赢。”走进甘肃省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组办公室,一台台电脑屏幕不断闪烁,电话、传真、打印机、电脑键盘的声响不绝于耳,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不停地在整理信息、梳理资料,一封封协查函不断地从这里发出……

自从3月8日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兰州市充分发挥公安、工信、疾控的作用,提升应对策略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通过公安、工信的大数据调查和疾控通过面对面调查,立刻锁定疫情涉及的风险场所和传播的风险人群,并将已锁定的风险人群和场所推送给所在县区,各县区接到报告后立刻对相关场所进行封闭,并管控风险人群,将病毒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避免扩散和蔓延。

兰州市成立市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工作专班,通过电话流调、现场流调等形式,收集病人信息、了解基本情况、跟踪行动轨迹、查找病因线索、分析流行过程,形成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为提高流调工作效率,兰州市疾控中心成立流行病学调查组、检测组、采样组、消杀组、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组,所有人员均闭环管理,在宾馆和工作单位之间两点一线。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与病毒赛跑,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任何一个疏漏就可能造成疫情扩散。”流调组组长、副主任医师陈继军告诉记者,本轮由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非常快。要动态清零,还要尽量减少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让社会面秩序井然,这给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流调工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锁定传染源头,摸排传染风险,控制住风险点,避免疫情蔓延、传播。

流调组是大数据收集和传送的枢纽,流调队员被编为若干小组,每个组轮流“接单”。只要接到确诊阳性的名单,不分白天黑夜,流调队员立即兵分两路,一队进行电话流调,一队准备防护服、面罩、口罩以及消杀用品快速前往集中隔离点进行现场流调。

10多天来,由于疫情前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不断增加,整个流调队伍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有时凌晨“接单”,就立刻展开调查,一忙就是一整夜;有的队员刚从现场回来,还没顾上休息,新的任务就又接踵而至……

很多队员有时一天都顾不上吃口热乎饭,有的队员连日来没换过一件衣服,有的队员连续工作24小时后,还要硬撑着写出流调报告,还有队员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累到嗓子说不出话,但依然在坚持……

陈继军说:“我们流调专班的作用就是在疫情没有扩散之前,或者感染者还不具备传播能力之前,把密接者、次密接者找到,力争用一个潜伏期左右的时间控制住疫情的社区传播,实现动态清零。”

应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不仅流调要“快”,排查密接也要“快”,隔离转运更要“快”。

在一次凌晨两点发生的疫情中,流调组第一时间把阳性报告涉及人员的信息推送给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迅速落实人员的基本信息情况,以及所在的位置。随后立刻通知街道社区的管控人员,封锁现场。疾控的流调专员在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场所后,立刻推送给所在县区流调专班,实现一边流调一边封控。同时,派出采样队伍,对这些场所和人群进行采样、复核。如果是阳性病例,立刻转运到定点医院隔离集中治疗。

“2+4+24(小时)”是国家对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工作的时间节点要求——发现疫情后2小时到达现场,4小时内调查完核心信息,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这意味着必须全面提高流调工作效率,跟病毒打了一场“时间战”,尽最大努力减少了密切接触人员,为疫情的控制争取时间。

目前,兰州市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强化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运用,做好大数据分析和监测跟踪,严防死守社会面,牢牢守住外防输入关口。同时,“一校一策”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强化特殊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护措施,提升农村防控意识和能力,坚决阻断传播链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