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这个世界其实更需要的是那些坚定做自己的平凡人,他们也许寂寞,但因心中有热爱,且得到了不足与外人道的回报,他们笃定而从容,平静而喜悦。
李玉林大抵就是这样笃定而从容、平静而喜悦的人。如今李克也正努力追随父亲的脚步。
“我不是克爷,我是基层篮球教练。”
这是我新近看到的一篇人物报道的标题,说这话的人,叫李克。
“克爷”,是年轻时候朋友对李克的昵称,因为他无论打球还是做事,骨子里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
李克名气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克爷”职业生涯最辉煌时,曾同莫科、陈可、胡克、李可一起,组成了著名的“八一五KE”,拿到过两届CBA冠军和一届全运会冠军。此外,李克还做过央视的解说。
不过,若论运动成绩,李克的父亲李玉林似乎比他还要好。
李玉林曾多次入选国家队,有“弹簧”“亚洲第一跳”等美誉,曾和穆铁柱、吴忻水等明星球员并肩作战。
而李克在国家队的成就主要限于青年队,在八一队后期,他甚至很难确保主力后卫的位置。
2008年,李克脱下军装,加盟北京男篮。2010年,他又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佛山男篮。但这两次转身,都难言精彩。
八一队的冠军光环并不能帮到他什么,他甚至只能干点蓝领的活儿。“后来我明白了,地方队需要的是八一球员的精神,而不是技术。”李克笑言。
2011年,从佛山队退役后,李克选择留下来担任俱乐部少年队教练,当“孩子王”。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他妻子在长春,母亲在北京,父亲在鄂尔多斯办篮球学校,也是“孩子王”。他留在佛山,等于让一个家庭四散分离。但为了篮球,李克还是咬咬牙留了下来。
在佛山的5年“孩子王”生涯,李克至今难忘。因为那种苦,是他从前做球员从未体验过的。
当“孩子王”的第一件事,是找“孩子”。当时,广东有3支职业队,孩子来广东,先去宏远,如果被刷下来再去深圳,深圳不要的才考虑来佛山。
李克瞧这情况,坐不住了。他主动出击,自己去找小球员,曾经8天跑了全国9个地方,飞机、高铁、汽车来回地坐。
刚组队,李克带着球队去打比赛,经常一场输个五六十分。3年后,这些孩子拿回了全国俱乐部U16前8的成绩。
李克在佛山一待就是5年,既当爹又当妈,不仅出了成绩,也跟孩子们建立了友谊。他们都叫李克“克哥”。
在佛山的“孩子王”生涯也锻炼了李克的口才,回北京后正赶上自媒体兴起,李克就到处做解说嘉宾、给各大媒体写专栏。这给他赢得了一定的名声,李克也自认为这是他比较“辉煌的时期”。
不过,李克还是最享受眼下自己的新角色——基层教练。他在石景山八角的一个场馆里,开办了训练营。前不久,他带着4个组别,从6岁到15岁的孩子们,参加了石景山京西青少年篮球联赛。
兜兜转转,李克又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回到基层篮球中。老李用篮球,让无数牧区孩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练篮球的孩子少走弯路”,李克觉得这挺伟大的。
“斜杠青年”李克,最终告别“克爷”,告别光鲜亮丽,选择基层教练,这样的人生归宿好像不够热烈,却自有一种让人动容的力量。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喧嚣的世界,一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听见,所以都卖力地表现自己,放大自己的靓丽和光鲜,这似乎也无可厚非,但许多人也因此失去了内心的安宁,离幸福越来越远。
这个世界其实更需要的是那些坚定做自己的平凡人,他们也许寂寞,但因心中有热爱,且得到了不足与外人道的回报,他们笃定而从容,平静而喜悦。
李玉林大抵就是这样笃定而从容、平静而喜悦的人。如今李克也正努力追随父亲的脚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相信,他们也会带动、影响更多的人,去实现寂寞中的绽放、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