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6月16日 星期一

【社评】坚守“戏比天大”,成就“戏魂国粹”

本报评论员 苏墨
《工人日报》(2022年06月16日 05版)

成就伟大的作品,成为伟大的演员,要付出很多,要经受诸多考验,这条道路漫长艰辛,不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岔路。但凡起了“走捷径”的心,着了功名利禄的道儿,很难坚守初衷。

 

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院庆日,人艺首次采用8K技术录制并通过互联网直播线上线下同步推出经典剧目《茶馆》,高达5000万人次涌进直播间,有网友给出了多年前戏迷们给予这部经典作品的评价——“戏魂国粹”。

弹幕刷屏、热搜不断,今天的戏迷用新的方式致敬经典,致敬老牌院团“为人民而歌、与时代同行”的创新实践,更表达着观众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渴求。

在《茶馆》《雷雨》《日出》《龙须沟》等“看家戏”之外,《窝头会馆》《李白》《天下第一楼》等人艺的一批新戏,也正走在成为时代经典的路上。

是什么支撑着北京人艺不断创造经典、持续传承经典?

“戏比天大”——挂在北京人艺排练厅里的四个字,告诉了我们答案。

在话剧舞台上,没有配音、没有滤镜、没有剪辑,需要经得起推敲的本子、真正过硬的表演,需要演员之间每一秒都恰到好处的配合。当年重排《雷雨》,用了近8个月时间,这个付出与产出的“性价比”出乎很多人的想象。

对照来看,时下一部电影一个月出炉,一部电视剧40天杀青,有的“网红”“大腕”几乎从来不花时间背台词、走台步,甚至不必亲自排练。剧本不行,有资本青睐就行;台词不行,找个配音演员就行;表演不行,滤镜磨皮就行;啥啥都不行,制造话题有流量就行……一些主创人员缺乏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的使命感、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的责任感,其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名和利上。

“戏比天大”,无论是演员还是幕后工作人员,都要把演戏这事当回事。演戏是职业,也是事业,它是“为人民而生”,从业者不能奔着流量去、围着资本转。北京人艺一位创始人曾用“一棵菜”解读“戏比天大”:人艺就像一棵菜,无论导演、演员还是幕后,都像菜心、菜叶、菜帮一样围绕着艺术这个根,他们缺一不可。

将“戏比天大”贯穿职业生涯始终,需要真正热爱艺术,也有决心和定力投身于此。“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成就伟大的作品,成为伟大的演员,要付出很多,要经受诸多考验,这条道路漫长艰辛,不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岔路。但凡起了“走捷径”的心,着了功名利禄的道儿,很难坚守初衷。

热衷上综艺,磨炼不出演技,刷个脸熟而已;一个月拍40集电视剧,不可能成就经典,蹭一波流量而已;同时拍三四部戏,很难成就立得住的人物,赚一波快钱而已。艺术的长空中,从不缺一闪而过的流星。但想要持续发光发亮,需要把心扎下来,把情扎下来,甚至穷其一生、孜孜不倦。

经典从来都是主创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观众用一张张票、一次次点击、一句句点评、一回回重播选出经典,并告诉创作者什么样的作品能在时间的冲刷下历久弥新。

被重播3000多次的86版电视剧《西游记》,只用一个机位拍摄下来,可见,没有大场面、大制作,同样能震撼人心;演了66年、迭代几代演员和导演的话剧《茶馆》,依旧原汁原味地展现着老舍原著的魅力,可见,并不是一味迎合时尚才能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年初重现万人空巷看剧盛景的电视剧《人世间》,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制造噱头与话题,可见,观众看重的是作品的温度与分量。

坚守人民立场,与人民共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期待更多文艺工作者远离“悬浮剧”“套路剧”,沉下心来,真正把戏看得比天大,用心、用情去创造经典、传承经典,打造“戏魂国粹”。时代需要经典,人民渴求经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