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深挖文化遗产,让“盲点”变亮点,背街成“门面”——
【发光吧,文化遗产·贰】更新留“旧”,记住乡愁
阅读提示
近年来,重庆市在保留城市原有建筑风貌、空间肌理的基础上,完善功能配套,深挖文化资源,变“盲点”为亮点,将城市记忆和文脉书写在建筑上、老街中。
在“世界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重庆历史影像和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这是重庆史学界、考古学界、影像史学界的一次“牵手”,共同推动历史影像和口述历史研究,保护珍贵的历史记忆。
“我们结合口述历史的手法,完成了重庆母城建筑口述历史等书籍的编撰,同时也收集了大量的地图、影像和上世纪初期的史料。”重庆市复归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真飞表示,还将加快历史影像和口述历史研究成果的转化,让重庆历史、巴渝文化更好地“活”起来,让更多市民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
龙门书院,文创根植传统风貌街区
130年前重庆开埠后,西方文化涌入山城,出现大量仓库工厂、酒吧、俱乐部等典型西方建筑。南滨路上的弹子石老街、慈云寺老街,包括龙门浩街区等地,遗留着珍贵的“老重庆底片”。
6月7日下午,重庆龙门书院院长钟谷菁坐在书院二楼窗前,边品茶边处理书院事务。“龙门浩老街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讲述着时间的故事,来这里品读重庆历史文化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她说。
龙门书院的真实身份是南岸区图书馆文史分馆。这里的馆藏十分丰富,每本书籍都记录着老重庆的故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宁静之地。青砖黛瓦、旧街灰墙、青石甬道……还有现代的咖啡馆、美食店,老街以全新的面貌“活过来”了。
“书院的藏书以重庆文史类图书为主,大部分是个人或机构捐赠的。”钟谷菁说,书院受到青睐,原因之一就是它所处的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镌刻着老一辈重庆人的记忆,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
“多亏那些人(老重庆人、摄影家、历史存档人)提供线索,多亏文管部门和各方重视,给我们指了路。”站在垂直高度达40米的龙门浩街区,负责老街复原的土建工程负责人成剑飞感慨万千。
抗战爆发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万箱文物南迁。1938年5月22日,数千箱故宫文物历经5个多月迁徙,由汉口秘密进入重庆,存入龙门书院附近的安达森洋行。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开馆时,原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曾来到这里,讲述了这段保护国宝的传奇历史,台下掌声雷动。
修缮老街所采用的一砖一瓦,均为采购人员从老建筑、拆迁地淘回来的宝。采购人员从湖北、河北,淘到了重庆丰都、忠县、垫江等区县,共搜罗到160余万块老青砖、40余万片老瓦、3万余吨砂岩条石。
为避免对原始地貌的破坏,自老街启动修缮工作以来,所采用的大量建筑材料,均采用人工和骡马等原始方法运输至施工现场。
“骡马的加入,就代表一种原始的回归。”成剑飞说,对于老细节的保留,骡马背上的一砖一瓦,就是最好的证明。
城市更新,重点是“留”住风貌
十八梯,曾是重庆的商业中心,但百年来的无序发展让这里破旧不堪,历史风貌湮没于杂乱街区,与一街之隔的解放碑商圈形成强烈反差,被称为“最后的棚户区”。
渝中区素有重庆“母城”之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陈旧的建筑街区、落后的基础设施、逼仄的城市空间等,也一度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更新‘留改拆增’,重点是‘留’住风貌。通过更新与改善,让传统的风貌得以留存,市民的记忆得以延续,让居民们切身感受到变的是居住环境,不变的是‘母城’的味道。”重庆渝中区委书记赵世庆告诉记者。
漫步十八梯,徜徉戴家巷,处处可见“留白”:去除杂乱无章的棚户,狭窄的小巷顿然宽阔,栽上几株花草树木,铺上平整的石板路,安放几张竹椅木凳,就成为市民谈论家长里短的休闲场所。
经过4年改造,如今的十八梯再现重庆老城记忆,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十八梯在保留原有街巷肌理基础上更新改造,百年石梯坎、传统吊脚楼、古老黄葛树,共同承载着‘母城’的记忆和市民的乡愁。”重庆十八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飞鹏说。
“商气”和“文气”,打造人文街巷
夕阳西下,推杯换盏间,已是灯火阑珊。十八梯的渝潮坊剧场内,融入了京剧、川剧等传统文化和现代光影的沉浸式互动情景剧正在上演。
“‘商气’和‘文气’,共同拉动了十八梯的人气。”钟飞鹏说,十八梯汇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及老字号美食品牌数十家,入驻的110余家商户中,文化类商户占4成。
渝潮坊创始人陈立江告诉记者说,过去由于缺少演出平台,地方曲艺距离观众较远,甚至面临难以传承的困境,如今市曲艺团演员每晚都会驻场演出,为观众表演川剧变脸、四川清音等。通过这个平台,曲艺走近了观众,更有利于推广和传承。
在这里,还有本地与外地文化的融合。“文化传承需要人气支撑,我们不仅筹建了朱炳仁艺术博物馆,还打造了重庆非遗匠人体验馆,重点展示14位当地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非遗文化在这里实现融合、交流。”该馆馆长杨若奇说。
与十八梯同期开街的戴家巷,呈现的则是重庆“母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街巷风格。砖红色的建筑、灰白色的墙壁、盘根错节的黄葛古树被原汁原味地保留。戴家巷开街后,这个曾鲜为人知的背街,迅速变身为山城的“门面”。
改造后的戴家巷,也打开了一扇走进历史、文化的大门。随着临崖步道的打造,一段明清时期的老城墙呈现在游客面前,“以崖为墙,固若金汤”,这段残存的老城墙遗址,不但呈现了重庆的特殊地貌,更向人们展示了重庆“母城”的厚重底蕴,揭开了“九开八闭”十七个城门的历史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