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6月21日 星期一

疫情引发了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变革,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机遇

【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有何自救良方】智能管理将生产各环节散落“珍珠”串成“项链”

本报记者 裴龙翔
《工人日报》(2022年06月21日 06版)

阅读提示

随着云原生、低代码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互动更加紧密,国产智能生产管理体系正将数据安全大门的“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守护“中国制造”产业链安全。

 

眼下,上海正在加快复工复市的步伐,位于上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羚数智能却有了“幸福的烦恼”——企业订单迅速增长,一时让其应接不暇。

公司创始人郭文蔚透露:“最近来咨询的客户数量是这轮疫情前的数倍,此前已购买数字化服务的客户,几乎100%复购、100%增购,有些企业甚至将未来3年的智能运营管理全权托付给了我们。”

疫情引发了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变革,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机遇。羚数智能和同行企业“主攻”的智能生产管理体系, 致力于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生产运营管理产品与服务,正成为众多企业降本增效的“倍增器”。

目前,由羚数智能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管理体系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装配、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注入数字化活力。

与此同时,“中国智造”的崛起也是羚数智能这类中小企业加速成长的底气所在,尤其是随着云原生、低代码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互动更加紧密,国产智能生产管理体系正将数据安全大门的“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守护“中国制造”产业链安全。

助力企业全力生产

领为视觉是一家车灯行业的头部企业,每年约为120万台整车提供前灯和尾灯。疫情发生以来,制造业企业遭遇生产原材料短缺、物流环节不畅等困难,而该企业总经理刘铁的烦恼还不止于此。

“我们的主要客户整车开发周期从 35个月调整到了 24 个月,这就要求供应商实时跟上客户的生产要求,供货周期大大缩短,必须要对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就在此时,羚数智能成了领为视觉及时破解难题“救兵”。

羚数智能将领为视觉的设备、物料等方面的生产流程全盘数据化,一旦生产现场遭遇突发状况,数字化系统便会自动触发响应,通过算法来判定并通知相应负责人到场处置。同时,系统还会向相关负责人自动推荐解决方案,对生产数据实时分析,由此实现隐患排除、设备维保的前置提醒。

对领为视觉来说,改造后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刘铁说:“人力和设备投入几乎没有变化,生产效率却明显提高,收益也增加不少,比招一名生产副总还管用。”

国产化生产管理体系更接地气

“之前花大价钱从国外采购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从咨询到项目交付用了大半年时间,没想到却因为流程复杂,一线员工难以适应,根本没法推行下去。”一家智能小家电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智能小家电的制造,说简单也简单,可要确保各个环节严丝合缝、高效协同,却也没那么容易。

例如,生产线囊括冲压、焊接、喷涂等多道工艺,由于工艺流程繁杂,仅每天核对物料就要花费不少时间;生产线上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通常都是隔天才知道,造成物料和工时的浪费;不少出口订单,收到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也难以追溯,每年报废金额占总成本超过15%……

记者了解到,新的生产运营管理系统应用后,该企业很快建立了全新的物料编码和工艺路线,生产效率与品控效果较以往大大提高。

“就像看着视频学做菜一样,操作流程清清楚楚,再也不会手忙脚乱。”该企业新入职的维修人员吴凡说,现在,公司的生产计划通过手机端实时下发到各工位,故障维修也做到了实时响应,维修人员在收到提示后即刻到达现场,还能收到系统给出的维修建议,大大提高了设备维修效率……

异常处理率翻倍提升

这种贯穿于各生产环节又“润物无声”的智能生产管理体系,缘何会具备如此强大的协同能力?

郭文蔚打了个比方:如果把企业比作一家餐馆,从顾客下单,到后厨提前备料,再到切配、烧制、装盘、上桌,各个环节和层级的员工均能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在合适的时间领取到各自的任务,不仅全流程“明厨亮灶”,还可以及时进行风险前瞻评估和动态监测预警。

在一家国内汽车、航空件精密铸造企业,一场跨车间生产现场高效管理实践正显现出积极成效。

“原先从发现异常到对应部门响应大概需要3小时,现在最多25分钟,相比之前,异常处理率实现翻倍提升。”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时提醒,未及时响应的异常问题将自动升级,确保异常问题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成。此外,在任务下发、产量调配、绩效统计等方面推行的数字化改造以及由此带来的全新工作环境,也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工厂工作。

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尤其是离散制造行业,智能生产管理体系对于工厂的降本增效提质更是有着显著作用。

郭文蔚表示:“智能化生产管理体系就像一条线,将生产各环节中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这是很多成长型制造业企业必须要去夯实的一个基础底座。”

在经历了洋软件的 “水土不服”之后,自主设计且更加适应“中国智造”的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羚数智能发展的“蓝海”。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