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

【前沿观察】“微专业”是增强大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益尝试

李长安
《工人日报》(2022年07月18日 07版)

为拓宽学生个性发展渠道,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大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一些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职业教育类型的“微专业”。事实证明,“微专业”不仅有利于打通普通高校与职业教育的壁垒,还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职业竞争力,值得在普通高校中大力推广。

众所周知,近两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突破1000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不过,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招工难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由于一些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使部分大学生面临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相比较而言,那些掌握现代经济发展所需技能和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始终是劳动力市场中的“香饽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超过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如,教育部门的调查发现,近十年来,高职高专的就业率平均在91%以上,要高于普通高校的平均值。“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存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微专业”开始出现并逐渐受到部分普通高校的青睐。从含义上讲,“微专业”是指在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之外,围绕某些新兴的职业领域,以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为导向设置的专业,通过相对系统和迷你精干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开阔学生视野,快速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打通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概括起来,设置“微专业”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需求,提炼某一领域的核心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着重解决大学专业设置与新形势新发展下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产教结合,聘请企业家或有经验的创业人员现场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在“微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完该“微专业”的4门课程,共计10个学分,目的是助力有志加入国际组织工作的在校大学生在完成自身专业修读的同时,获得具备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能力及应聘的基本条件。武汉科技大学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微专业”,设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医学、创新创业管理等5个方向。山东大学开设的“微专业”旨在衔接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培养方案与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课程的设置一般具有高阶性、交叉性和挑战度。广东工业大学打造的“微专业”,面向广东省“双十战略”万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即十大新兴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十大支柱性产业集群的布局,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湖北工业大学的“微专业”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其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微”字,小而精,25个学分课程取专业精华,形成特色核心课程体系。同时,课程具有前沿性,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突出实践性,聚焦能力培养。

从实践来看,拥有“微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普遍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欢迎,就业前景广阔,适应性明显增强。不过,目前虽然已有部分普通高校开设了“微专业”,但总的来看还不普遍。因此,有必要在进一步总结“微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普通高校中大力推广,这是当前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需要,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此外,各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主动设置“微专业”,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将技能水平、实践能力等纳入综合考评体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