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构建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的思考
●观点
灵活就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提高经济活力和韧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促进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除了社会保险和保障体系,还需要在促进从业者职业可持续发展上发力。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灵活就业发展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推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约有2亿人。在看到灵活就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灵活就业的基本状况
灵活就业与非正规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概念相关。2020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对灵活就业的主要形式进行了明确,即“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本文从灵活就业发展的推动因素、从业人员两个方面,对此轮灵活就业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
第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者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是此轮灵活就业快速发展的两个主要驱动力。数字经济催生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一些组织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相关设施的支持开展远程办公,组织内部各个工作单元可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协作乃至通过第三方专业平台实现部分业务或者流程的外包,劳动者可以在家庭、学校乃至旅途解决工作问题。另一方面,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对灵活就业的认可程度日益提高,他们希望能够以一种更为自由和弹性的方式工作,获取更多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选择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灵活就业迅猛发展,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第二,就从业主体来看,灵活就业人员构成更加多元。当前,除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短期性、临时性工作外,一些需要较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工作也大量涌现,并催生了威客、“斜杠青年”、新个体户等大量自由职业者。
从具体的从业人员看,既有失业人员、简单体力劳动者、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也有刚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拥有较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等。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显示,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占比16.9%,2021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16.25%。
灵活就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灵活就业以其“弹性、自由”吸引了大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选择此种就业(用工)方式,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除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外,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劳动者选择灵活就业与自身就业期望不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近年来对平台组织灵活就业人员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约18%的灵活就业人员愿意继续从事灵活就业。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是一种过渡性或临时性选择,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第二,职业可持续发展性较低。一项以某平台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许多灵活就业人员从事的是比较简单的、依靠体力的活,一旦他们年龄变大,很难再从事此类工作;对于那些高知群体和专业人才,如果没有持续的职业培训和支撑,职业后续发展乏力的问题很难避免。而在现实的灵活就业市场中,有效培训供给明显不足。
第三,定期监测精准性和公共就业服务可达性尚需提高。新生劳动力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方式和模式的期待已经不同于过去,现有公共就业服务对他们的吸引力降低。灵活就业线上化、“隐形化”的特点也导致现有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模式难以对其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动态的监测和评估,制约了公共服务与劳动者的高效互动。
构建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
灵活就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提高经济活力和韧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促进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除了社会保险和保障体系外,还需要在制度构建上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计和完善包容性的政策体系。适应当前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主体多元、诉求多样的特点,建立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的包容性政策体系。对于传统灵活就业人员,有意愿且经过技能提升等可以实现相对固定单位就业的,为其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服务,提升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对于自愿从事灵活就业模式的劳动者,给予其必要的公共就业服务支持并完善相关就业社保制度体系,提升其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是搭建灵活就业人员终身职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塑造灵活就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和利用发改、教育、人社、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的教育、培训等人才培养培训资源,搭建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的教育培训的机制和载体。通过税收、社保费减免等手段,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大型平台企业为相关人员提供职业技能提升的机会和资金支持。在国家职业大典修订和新职业颁布过程中,充分考虑增加灵活就业人员集中的职业、工种等,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职称、职业资格等评价制度体系。加强对灵活就业群体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保障劳动者公平就业。
三是建立科学的统计和监测体系。灵活就业已经覆盖绝大多数行业,而且从业人员的工作地点、工作单位或者合作方、工作时间多样复杂,这给传统的就业统计和监测等基础性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因此,要立足灵活就业的这些特点,探索灵活就业人员的统计和监测指标,形成及时、动态、可及的监测机制,为全面了解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提供基础。此外,应夯实相关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的经费和专业人员保障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