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微言】让“富余”人员成为新兴产业中的资源
据报道,针对油少人多的现实,江苏油田组建新业务中心,积极拓展光伏、风电、二氧化碳压注驱油等新业务新项目。今年以来,这家油田油服中心从事光伏、风电、二氧化碳压注驱油等新业务的员工超过200人。拓展新业务,让“富余”人员变成资源,推动员工向创造更大价值的岗位流动。这样的一种双赢结果,为企业提供了一条“让每一个人的潜能充分激发”的路径。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智能化生产正在不断加速推进,一些传统工种、或适应阶段性生产需求而设立的岗位,正面临用工减少甚至岗位消失的情况。这使得“人往哪里去”再次成了问题。
其实,“人往哪里去”多年来一直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上世纪90年代起,一批国企员工在“减员增效”中买断工龄离开熟悉的工作岗位,但由于社保机制尚未建立或不健全,这些员工靠自己“下海游泳”付出了很大代价。前一段时间,随着压减过剩产能的推进,一些煤炭、钢铁等企业的员工又面临着转岗的艰难选择。此时,更多企业积极承担责任,组织员工劳务输出、抱团外闯市场,加之已经完善的社保体系,使得多数员工找到了适合的新岗位。
在此次企业技术升级带出的人员“富余”中,有哪些做法带给了人们新的启示?报道显示,江苏油田通过开拓新兴产业,架起了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平台;通过持续优化盘活人力资源,推动员工向创造更大价值的岗位流动。这些做法,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新境界。
如果说“减员增效”注重的是企业层面的结果,看重的是企业效益;抱团外闯市场,注重的是企业与员工的互利,让企业实现减员、员工得到新的岗位;那么推动员工向创造更大价值的岗位流动,则更多注重的是员工价值。比如,智能化生产的一个结果,是大量诸如抄表员、巡线工等工种的消失,但同时,企业又会增加适应新技术应用的诸如信息员、无人设备巡护操作员等新的岗位。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岗位培训,进行操作人才的整体转型提升,由此让他们适应新的岗位新的职业,以此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变是例外,变是永恒。处于当今的科技迭代发展时期,除了让员工通过培训不断适应新的变化、新的岗位,同时企业也须把握大势,在“减”传统中,做好创新这一“加”法,加出新行业、新业态,加出企业的新前景。
以江苏油田为例。在双碳背景下,他们努力实现油田开采用电自给,实施清洁生产,创新性组建了光伏新业务团队。截至6月底,自建光伏电站38座,风电项目已建成两座机组。同时,二氧化碳压注驱油项目紧锣密鼓推进,日注二氧化碳量超过300吨。在新的项目发展中,他们优化盘活内部人力资源,把一部分人员通过岗前培训,转移到新能源项目上来。
转变人力资源优化思路,不是把“富余”人员当包袱,也不仅仅停留在国企“养人”、福利安置人的老路上,而是把“养人”调整为“盘活”,通过拓展更体现企业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减碳的新兴产业,建立“人才仓”;通过岗前培训、职业激励,提升转岗员工适岗能力,实现企业发展布局整体升级。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明白地告诉员工,他们将与企业、与时代一同“升级”,成为靠劳动创造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