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打卡废弃矿洞实为危险之旅

戴先任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18日 05版)

据8月16日《都市快报》报道,今年夏天,矿坑避暑在社交平台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这些平台搜索“矿坑避暑”,就能看到博主们“安利”的各地矿坑。博主们不仅在矿坑前拍照、露营,而且会走进矿坑探险。精美绝伦的大片搭配矿洞探险、矿洞露营等关键词,很容易让人心向往之。

“废弃矿洞避暑”“地下世界探险”,这些吸睛的关键词确实可以引来不少游客的关注,也刺激着他们的探险欲与好奇心。于是,一些废弃矿洞成了游客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

然而,看起来很美的废弃矿洞极有可能暗藏风险,别有洞天更可能意味着有别样危险。比如,早在2009年,浙江杭州就发生过一惨剧,一对父子在游览当地一处景点时,进入了非游览区的一个废弃钨矿洞,结果坠入矿洞里30多米深的竖井中遇难。

多数矿洞内部结构复杂,很难被全面掌握,也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矿洞里往往有向下开采的竖井,不仅深而且容易发生塌方,安全隐患较大,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也十分困难。可见,废弃矿洞很有可能是潜在的“安全黑洞”“致命黑洞”。

这不由让人联想到近期发生在四川彭州龙漕沟的山洪事件。时下,一些游客喜欢“不走寻常路”,总想寻访未经开发的、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探寻未知的世界。但探险不是冒险,寻求刺激不能罔顾安危,更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危害公共安全。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对游客个人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安全防范意识,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更应该对大自然有基本的敬畏之心,自觉远离危险。

社交平台也需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要对各种种草笔记、推荐视频加强审核力度,要审慎推介未开发景区、废弃矿洞之类的打卡点,同时须做好风险提示,尽好安全提醒义务。相关地方和景区管理方要加强管理,对景区内未开发、开放区域等,要加派人手巡查、防范,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废弃矿洞,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当然,如果可能,有关地方和部门不妨顺应游客的“探险”需求,对有条件发展为景点的废弃矿洞进行综合安全评估、生态治理,待消除安全隐患后,将其打造成新的旅游资源。如此既能满足游客们寻幽探胜的旅游消费需求,又能将环境治理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让废弃矿洞变景区,让别样危险变成“别有洞天”。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范例——鄂西北山区的尧治河村就利用废弃矿洞建成了“神化故事”景区。可见,因地制宜,疏堵结合之下,废弃矿洞也有可能焕发新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