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不断,朔尔茨陷入信任危机
找气未果、身染新冠、国内抗议……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先是在9月24日和25日,朔尔茨到访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三国,寻求更多能源供应。然而,朔尔茨此行几乎可以说是空手而归。除了阿联酋同意在12月向德国输送13.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外,沙特和卡塔尔均未明确表示向德国提供能源。
从中东回来之后,德国政府9月26日便发布消息,称朔尔茨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并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德国政府证实,朔尔茨已经自我隔离,并取消了本周所有公开露面活动。
而在朔尔茨感染新冠的同时,德国北部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26日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人数超过1万人。抗议者不满政府的能源政策,要求取消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启用“北溪-2”天然气管道。
雪上加霜的是,德国媒体9月27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受访者认为朔尔茨是总理职位的“错误人选”。对于德国政府解决当前危机的措施,64.5%的受访者表示信心不大,仅有30.3%的人表示很有信心。
另据民调机构INSA9月26日发布的调查,朔尔茨在德国政治人物支持率中只排名第7,落后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基社盟主席索德尔等人。有德国媒体甚至称朔尔茨为“史上最差总理”。
实际上,朔尔茨遭到质疑由来已久。俄乌冲突爆发后,朔尔茨政府因为支援乌克兰,被一些声音批评其外交政策不够独立,盲目追随美国。后来,德国的支援力度落后于美国和英国,又有人批评他立场不坚定、态度不强硬。
对此,朔尔茨近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德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必须“以一种不会使战争升级”的方式为前提,否则将会变成灾难。
而俄乌冲突持续以及西方对俄制裁,使德国成为最受伤的国家之一。俄罗斯本来是德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德国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大约一半都来自俄罗斯。但是现如今,“北溪-1”天然气管道完全停止供气,新建的“北溪-2”管道至今未能启用,这导致德国陷入严重的能源荒。
为了缓解能源短缺,朔尔茨谋求从国内外两方面开源节流。
一方面,他访问了非洲的塞内加尔、尼日尔和南非,北美的加拿大,中东的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试图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更多能源。然而,要么是有些国家的天然气资源还没有开发,需要大量前期投入,要么就是德国没有足够接收液化天然气的设施。朔尔茨同一些国家讨论的氢能合作,也不是当下就能出成果的。
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在国内倡导民众节约能源,包括减少洗澡次数等,同时出台三轮纾困政策,总额达950亿欧元。德国政府还出巨资收购濒临倒闭的能源企业,同时计划征收天然气附加费,以援助天然气供应商。
然而,德国政府的这些举措并未能有效减轻能源短缺对企业和民众造成的影响。大量德国企业因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而倒闭,能源密集型企业失去竞争优势,低收入群体生活艰难。
德国央行近日发布的报告预测,德国经济或在第三季度停止增长,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出现衰退。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Gfk)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德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负42.5,创历史新低。
经济不景气,生活不如意,德国民众自然容易产生不满。而朔尔茨遭受的质疑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人说他在危机时刻缺乏领导力,有人说他无法保障德国能源供应,还有人说他启用燃煤电厂不利于环保。德国政府虽然声称储备了足够度过这个冬天的天然气,但朔尔茨的这个冬天估计不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