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一

聚焦

《工人日报》(2022年10月11日 05版)

新闻——儿子不肯好好上学,在广东深圳打工的父亲带他体验了在工地搬钢筋的生活,不到两天儿子就后悔了。据10月9日极目新闻报道,近日,这则新闻冲上热搜,并引发热议,不少人为此点赞,但有教育专家表示这种方法值得商榷,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恐吓式教育”,而且是在给孩子灌输鄙视劳动者的不健康价值观。

“以搬钢筋治厌学”是糟糕的一课

张玉胜

父亲带厌学儿子到工地体验搬钢筋,既是体验式劳动教育,也当属家庭教育行为。透过父亲“儿子哭着跟他说要回去继续读书”的描述看,此次家教似乎收到了预期效果,然而这种用苦累式、惩罚性体验把厌学孩子“逼”回学校的做法,值得商榷。

从杨先生上传至网络的视频可以看到,儿子哭着对他说砸到脚了,杨先生则说“上工地谁不砸脚”“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家庭教育要对孩子的认知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然而,对于孩子的“砸脚”哭诉,父亲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劳动安全教育、安抚与提醒,不仅少了些对劳动生活的价值引领,而且言语间流露出对体力劳动的偏见。

社会劳动的脑力与体力之分,只是基于分工的不同,其本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都是在实现劳动者自身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也都是不可或缺和值得尊重的。只想当管理者不愿当执行者、只热衷于做“白领”不屑于为“蓝领”、只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这样的认知有失客观理性,是一种错误观念。

去一次工地,未必就真能治厌学。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根本的学习动力。望子成龙的朴素希冀可以理解并值得尊重,但矫治孩子厌学需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劳动的苦脏累或许能把孩子的“人”逼回学校,但未必能把孩子的“心”拴到学习上。不从根本上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就很难真正调动其读书热情。抱持以躲避劳动苦累的想法去读书,或许难免混时度日、心不在焉。

进而言之,重视家教可以有,但恐吓式教育不足取。家长多陪伴孩子,尊重、理解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学习型家庭的氛围和学习型父母的“榜样”效应感染熏陶孩子,这种沉浸式的无声引领,才是更科学、有效的家教。

别对“带厌学儿子搬钢筋”的爸爸太苛刻

谢晓刚

近年来,不少类似新闻冲上热搜,有工地搬砖的,有村里放羊的,还有翻垃圾桶捡塑料瓶的……为了治孩子的厌学症,不少家长用心良苦,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不吃读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的朴实认知。

应当看到,虽然社会流动的渠道不止一条,但对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通过教育来“争上游”,依然是高效率、低成本的一条路径。尽管“吃苦”并非治厌学的法宝,“觉得劳动苦就要好好学习”的教育可能会扭曲孩子的劳动价值观,但让孩子体验生活也是一种社会化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带厌学儿子搬钢筋”的方式引发争议,但对一些家庭、家长来说,这或许是他们能够选择和想到的最简单、高效的方式。

芸芸众生,境遇不同,选择类似苦累教育的父母,多是体力劳动者。新闻中的杨爸爸和妻子都在广东打工,儿子在老家由奶奶照顾,他们是当下典型的留守儿童和务工家庭。这位朴实的务工者特地带厌学的儿子到自己的工作地点亲身体验,比较读书与劳动哪个更好、哪个更累,并无不妥。仅就这个家庭而言,这不失为一种现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只不过对其他家庭来说,这种做法未必可取,也并不值得学习。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对当下很多异地务工家庭来说,孩子与父母相隔两地,让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体会一下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何尝不是一种身教?作为外出务工人员、作为劳动者,歧视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者一定不是他们的本意。身为父母,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有更多文化、能过得更好而已。更何况,要求务工者像一些“高知”一样去更科学、理性地教育、引导孩子,并不现实。所以,对“带厌学儿子搬钢筋”的爸爸,实在不应太苛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