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问题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创新贡献力的思考

纪雯雯
《工人日报》(2022年10月31日 07版)

●观点

线上线下集聚、信息网络共享以及大数据算法高效匹配实现了人力资本从集聚到共享。数字经济时代,要更好发挥人力资本对创新的贡献力,促进创新发展。

 

创新离不开人才交流,城市的人力资本密度对创新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数字经济的发展使线上平台活动不断补充线下集聚活动,不仅突破了线下人力资本集聚的地理局限,还在新冠疫情期间维持了人力资本的线上集聚活动。可以预见,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力资本对创新的贡献力将不断提高。

我国人力资本的集聚特征及创新贡献

对于城市来说,人口密度会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和消极的拥挤效应,人口集聚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

人力资本集聚增加知识溢出效应。在人口密度提升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技能向上替代的情况,意味着参与思想交流和碰撞的高技能人才更多,知识溢出效应大于人口拥挤效应,则会促进城市创新。世界创新指数显示排名靠前地区的共同特征之一是较高的人力资本密度。我国人力资本密度高的城市创新表现较好,人力资本密度与创新水平之间皮尔逊相关系数高达0.8249。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创新贡献。根据我国2008年~2018年的城市创新表现,在网络普及率较低的城市,提高人力资本密度可以增加每万人3.12件专利,而在网络普及率较高的城市,提高人力资本密度则可以增加每万人25.52件专利,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人力资本创新贡献。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区域间人力资本密度分布基本趋同于“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区域间人力资本密度鸿沟进一步加剧地区间创新差距。笔者对我国2013年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宽带中国”实施进行政策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政策实施对东部城市的创新提高程度为18%以上,中部城市为7.31%~11.47%,西部城市为14.42%。对比而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体现出“东西并举,西部崛起”的特征,反映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缩小区域创新差距。

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人力资本创新贡献力的影响机制

我国专利的集中程度远远超过人口的集中程度。创新讲究外部性,依赖大量的人才共同交流,不断碰撞点子和信息,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从人力资本集聚到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人力资本创新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学习效应、共享效应和匹配效应。

线上线下学习效应。城市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集聚效应产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学习效应。百度大数据显示,我国咖啡馆数量最多的五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和深圳,这些城市也是专利和发明数量最多的城市。考虑到城市咖啡馆增加人力资本线下集聚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密度对创新的贡献增加4.85倍。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在线学习、在线办公拓展了人力资本集聚的渠道。新冠疫情发生后,线上学习交流补充了线下集聚的下降,线上线下结合创造出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集聚的学习效应。

信息网络共享效应。共享效应是指不同的人才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联合办公场所,通过共享办公设备和会议室,使人才交流成本降到最低。数字经济时代,基于城市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孪生系统,使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以让超大城市的管理更加精细、科学。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化设施具有较强的技能偏向性,这意味着数字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溢出效应越大。对比“宽带中国”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入选城市”与“非入选城市”城市专利量差距平均每万人增加9.86件。

大数据和算法的匹配效应。匹配效应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大量人才集聚在一起,借助算法更加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流对象,产生高效率的匹配。数字经济发展可以突破地理意义的容量和限制,构成新的集聚平台和虚拟空间,提高人才交流的频率和匹配度。技术进步增强了数字时代知识的复杂性、耦合性和专用性,创新要求专业化分工必须在更深的层次中开展,传统企业只能掌握某个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化知识,大数据和算法通过对海量人才快速搜寻匹配,使得知识的流动和交互变得更为广泛和频繁,促进开放式创新。

提升人力资本创新贡献力的多维路径

线上线下集聚、信息网络共享以及大数据算法高效匹配实现了人力资本从集聚到共享。数字经济时代,为更好发挥人力资本对创新的作用,促进创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

第一,建立青年友好型城市提高人力资本密度。2017年我国城市步入以“人才”为核心要素的高维竞争阶段,各地竞相从经济补贴、落户条件和教育服务等配套保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新型人才战略应更加注重青年城市发展参与度和建功获得感,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盟,提高城市人力资本密度,实现青年人才与城市双向共赢。

第二,开发数字化平台集聚人才交流创新。信息基础设施为人才交流提供了新的连接基础,数字平台通过众包、兼职、斜杠青年等参与模式,以任务为导向将城市集聚的各行各业人才利用算法优势迅速匹配。利用新基建发展的机遇,可以搭建更多人力资本知识溢出的连接载体。一方面,加快发挥技能偏向优势,促进人力资本持续创新。另一方面,利用算法优势,降低人力资本匹配成本、摩擦性障碍和拥塞效应。

第三,建立国家层面的大数据系统,网络互联实现跨区人力资本共享。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交流新平台,连接人力资本密度较高和较低的地区,实现人力资本共享,促进开放式联合创新。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匹配精准对接中西部城市和欠发达城市的人才需求,以平台发展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弥补区域人力资本密度鸿沟,平衡区域创新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