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布局储油、储气、储能、储碳固碳产业——
巧用深地空间打造“储都”
自去年10月29日投产以来,胜利油田新东营原油库已累计输送原油148万吨。目前,每天保持3.56万吨的水平向外输送原油。
原油库只是胜利油田“储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胜利油田在巩固“采”的传统优势、提高能源供应能力的同时,注重挖掘深地空间的资源价值,积极推进“储”的产业体系建设,加速布局储油、储气、储能、储碳固碳产业,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全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从事了20多年油藏研究,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滩海油田开发研究室副经理李健从来没想到过油藏圈闭还可以储能。目前,他们正在开展空气储能试验。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胜利油田建设“储”的产业体系具有资源和区位禀赋:坐拥10亿吨级深地油气藏存储空间、丰富的二氧化碳驱油场景和CCUS全产业链技术,具备发展储油于藏、储气于藏、储碳于藏和储能于藏的资源优势,而且地处环渤海和京津冀边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021年,李健与同事们设计的胜利油田永21储气库投产,可利用库容达2.38亿立方米。这是胜利油田对枯竭油气藏的第一次再利用。去年,他们进一步筛选了6个储气库建设有利目标,预计建成后可新增储气量3.67亿立方米,进一步增强区域调峰应急保供能力。
储气的同时,胜利油田积极培育储碳固碳产业。去年8月25日,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眼下,胜利油田正立足自身的驱油场景、封存空间,攻关不同浓度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技术,集成CCUS全产业技术优势,培育齐鲁石化-胜利油田、胜利发电厂、东营市化工园区等3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打造国内最大的储碳固碳产业基地。
“储”不仅仅关系着能源安全,也是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的核心。
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胜利油田拥有大量的油水井和站库资源,年用电量55亿千瓦时,丰富的油气生产多元用能需求,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而发展配套储能,可以支撑新能源规模化消纳,提升绿能供给比例。
储能,不仅仅是能量的储集器,更是能量的调节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到圈闭中;用电高峰时,再释放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李健研究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地下几千米的闲置油气藏或水藏,就化身空气“充电宝”。
凭借自成体系的发供用系统,胜利油田目前正在构建“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多能平衡互济、源荷高效匹配、新能源友好消纳,提高资源的配置质量和效率。在胜利石油管理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分公司代表牛栓文看来,“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就像能源领域的网约车平台,电网相当于道路网络,以前路上只有火电这种“传统出租车”,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将风光等新能源电源、储能等“社会车辆”都纳入平台,不仅满足了更多人“打车”的需求,而且通过算法精准匹配供需,提高了整个道网的运营效率。
既要能源供应的稳定,又要能源利用清洁低碳,还要能源价格低廉,这是困扰化石能源行业多年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命题。胜利石油管理局副总经理舒华文表示,“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促进了供需精准匹配,保障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了用能成本;支撑了新能源的规模化消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变能源“不可能三角”为“稳定三角”。
未来,胜利油田将继续充分挖掘深地空间的资源价值,积极打造胜利“储都”,进一步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