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少些“冰火两重天”路况,提升交通出行效率
关于公交专用车道特殊时段能否被“共享”的讨论,背后是公众对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的期待,是对宜居城市生活的向往。以“锱铢必较”的精神推进城市治堵,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让广大百姓在细节中感受城市温度、提升幸福指数,更多地方应该拿出更多的智慧与作为。
据2月6日《北京晚报》报道,每逢双休日,重点商圈、景区周边道路,常见社会车道、公交专用道“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即社会车道车满为患,公交车道近乎“闲置”。有私家车闯入公交专用道,快到监控范围内并线进入社会车道,加剧了拥堵。
这一问题其实是很多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痛点。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立初衷,是通过为公交车通行提供便利来鼓励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只是受特定区域人口疏解、开通轨道交通、非工作日通勤人员锐减等因素影响,一些公交车客流下降明显、发车频次减少,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也随之降低。
近几年,这一问题多次成为一些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建言热议的话题,公交专用道闲置时段应允许社会车辆通行,成为不少人的期待。其中,因路因时施策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尝试对公交专用道利用率开展定期评估、社会车辆预约行驶激活“闲置”车道等,都是颇具建设性的设想。无疑,让设想落地需要科学论证,需要有关方面在精准监测、统计、分析相关交通流量数据的基础上,创新技术算法,进一步细化公交专用道的规划与使用规则,探索出兼顾效率与公平且可操作执行的办法。
公交专用道特殊时段的“闲置”,牵涉出的其实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绿色出行效率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多地采取了诸如加快道路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等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量”的增减来缓堵治堵,取得了不错效果。尽管如此,一些城市仍未能摆脱交通拥堵问题,在一些特殊时段和路段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拥堵情况。城市治堵亟待通过更加精细化、精致化的手段来实现质的提升。
十字路口只设直行灯没有左转灯,两个方向的车流难免互不相让,导致路口拥堵;绿灯时间短,早晚高峰期往往等了两三次红灯还没能通过路口;前方车辆一掉头,后方和对向车流积压一大片……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不良交通体验,而这些出行“槽点”其实正是精准治堵的发力点。从小堵点入手,实施微改造,打通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正在成为各地着力治堵的一个趋势。
一些地方的经验可供更多地方“抄作业”。比如,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慧配时,协调潮汐车道切换策略;对路口进行渠化改造,通过增加临近路口路段的相应车道来缓堵;设立公交车港湾式停靠点,尽可能减少公交车泊车过程对其他车辆的影响等。这些有益的做法都需要有全面细致、统筹规划的治理智慧,也离不开对大量数据的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实行动态监测、弹性管理。
时下,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拆迁修路等“大手术”难,小修小补的“微创治疗”也并不容易。相比之下,后者的难往往不是资金的掣肘,而是治理智慧与动力的欠缺。说白了,要花不小力气而业绩可能并不显著的事,并不是所有地方及部门愿意去做。改变一下掉头点位置、加装一个左转灯、优化信号灯放行时间等,如果不是经常经过相关路段的交通参与者,通常很难察觉。如果相关工作考评缺乏对类似微治理的肯定与激励,一些地方交通治堵的动力就可能不足。
当下,类似考核评价中“重大轻小”现象,在一些社会治理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这有待于政策、法规和机制的完善,对那些考验治理智慧的“不起眼”的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和鼓励,引导相关部门及人员愿意在细枝末节上动脑筋,愿意于人所未见之处下功夫,从而为提升精细化社会治理能力创造更好的氛围和条件。
关于公交专用车道特殊时段能否被“共享”的讨论,背后是公众对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的期待,是对宜居城市生活的向往。以“锱铢必较”的精神推进城市治堵,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让广大百姓在细节中感受城市温度、提升幸福指数,更多地方应该拿出更多的智慧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