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槽点”能否变成“整改亮点”?
据2月6日《法治日报》报道,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在1月21日(除夕)至1月28日(正月初七)共计8天监测期内,共收集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2495万余条。其中,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文化娱乐、餐饮消费、景区旅游三个方面。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消费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火爆局面。不过,在消费回暖的背后,不少消费者遇到了糟心的问题,两千多万余条消费维权类信息就是一种证明。
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文化娱乐、餐饮消费、景区旅游三个方面,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春节本来就是这三类消费的黄金期。
消费者的集中吐槽说明相关领域与公众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比如,餐饮消费领域,今年春节假期诸如“4个菜1500块”“58元烩菜没有肉”等,都曾引发舆论关注,也折射出餐饮行业部分商家的服务有待规范;文化娱乐领域,虽然春节档电影总票房达到67.57亿元,居历年春节档第二,但诸如看电影需要自行购买3D眼镜、电影院以设备故障为由临时更换影片等,都引发了消费者不满;旅游方面,有的景区热气球空中坠落致人受伤、有的景区游客滞留数小时……
“槽点”不仅意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了侵害,而且会对相关地方、行业的形象、声誉产生影响。被吐槽或者被曝光后,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有些问题尚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比如,中消协明确指出影院要求消费者“自行购买3D眼镜”不合法,但似乎只有个别影院因此被立案调查,其他地方的影院依然我行我素。
问题的集中出现提示着今后整改的方向和相关监管工作的着力点。希望有关地方和部门,能够从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鼓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角度和高度出发,对相关问题及时调查、彻底整改,努力让“消费槽点”变成“整改亮点”,进而实现消费者、商家和市场的多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