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餐别搞“偷工减料”那一套
据2月20日极目新闻报道,2月18日,多名IP地址为辽宁的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辽宁铁岭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食堂内的午餐“清汤寡水”,引发广泛关注。视频显示,10元钱一顿的午饭十分寡淡,餐盘内盛有三道菜,都有较多的汤水。有网友吐槽“以为是面条的卤子”。开原市委宣传部回应,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对配餐企业进行约谈,要求配餐公司向学生提供的餐食必须做到安全、营养、口感缺一不可。
当地处理此事的效率和态度值得肯定,但“配餐公司厨师首次做盖浇饭,因不懂食材比例,实物出现偏差”的理由让人将信将疑。
如今,不少学校都实行集中配餐模式,通常由教育部门出面,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配餐公司。这种模式减轻了学校自己办食堂的负担以及可能诱发的腐败问题,但同时,学校对配餐公司只有监督权,即使配餐公司的饭菜不好,也只能督促其进行整改,而不能决定配餐公司的去留。
毫无疑问,学生餐应该让学生吃饱吃好,而不能“清汤寡水”,甚至难以下咽。饭菜好吃不好吃,或许见仁见智,但“清汤寡水”涉及的不仅是口味问题,更是用料是否足够的问题。学校不管是自办食堂,还是由其他公司集中配餐,学生的伙食费都应用好用足,应以微利多量为原则,而不能把提供学生餐当成牟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在学生的饭菜质量上“挖墙脚”、做手脚。
中小学集中配餐,目的是保证学生餐的健康卫生、物美价廉。保障配餐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强对配餐企业的监管,是有关部门的职责所在。时下,不少地方容易更注重学生配餐的公开招标,而忽视了后期的日常监管,进而造成了配餐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这无疑背离了集中配餐的初衷。
学生的伙食费不是“唐僧肉”,不能谁都想上来吃一口,“清汤寡水”更不能成为学生餐的代名词。此番事件警示更多地方的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落实监督责任,全力保障学生在校餐食质量,同时可以考虑通过引入校长陪餐、学生伙食打分测评等制度助力学生餐管理,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