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3月27日 星期一

【从工运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我国劳动竞赛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郭秋萍 邹卫民
《工人日报》(2023年03月27日 06版)

观 点

劳动竞赛从中央苏区时期发展至今,一直是中国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劳动竞赛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起源于苏联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在我国,劳动竞赛从中央苏区时期发展至今,一直是中国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广大群众主要围绕保障供给、支援前线的目标开展生产竞赛。我国最早的劳动竞赛始于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开展的群众性竞赛活动。抗战时期,劳动竞赛有了更广泛的发展。从1939年在延安开展起来并逐步向晋冀鲁豫、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扩展的大生产运动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竞赛活动。1941年陕甘宁边区发起的“五一”生产大竞赛,极大提高了边区生产效率并涌现出一批劳动英雄。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工会动员广大工人群众积极生产、巩固后方、支援前线,组织开展了“增产立功运动”等“新英雄主义的竞赛”,为“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提供了物质支援。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国营工厂企业以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为目的,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以“创造新纪录”为主要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从东北发起,陆续推广至全国。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全国总工会于1951年2月作出在全国开展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的决议,并将劳动竞赛逐步扩展到私营工厂企业。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工会在全国职工中进一步开展劳动竞赛,并先后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和先进生产者运动等活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1954年4月,全国总工会作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1956年2月,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决议》,先进生产者运动成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系统和行业陆续组织开展“双增双节”、挖潜增效和为“四化”立功等劳动竞赛。中国工会九大之后,增产节约运动在各行各业普遍开展。进入21世纪,国家实行自主创新发展新战略,全国掀起了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主题竞赛热潮。2011年1月,全国总工会制定并颁布《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性五年劳动竞赛规划,标志着劳动竞赛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了重大发展。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劳动竞赛在新时代要注入新内涵。2016年9月,全国总工会下发《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首次把技能竞赛与劳动竞赛的概念相融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工技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2021年7月,全国总工会下发《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2021—2025年)》,首次提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竞赛基本原则。党的二十大后,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劳动和技能竞赛进一步向新业态延伸,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领域不断拓展。

回顾我国劳动竞赛的历史沿革,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其一,劳动竞赛是中国工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品牌,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劳动竞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革命、建设和发展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工会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其二,劳动竞赛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中实现创新发展。劳动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始终与时代发展、人民命运同频共振,各个历史阶段劳动竞赛主题在变,名称在变,但其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坚持集体与个人利益兼顾的实质内核没有变。其三,劳动竞赛的开展与推进,始终遵循服务大局和以人民为中心双重价值主线。劳动竞赛的发展历史,就是坚持国家建设、企业发展、人民幸福目标协同发展的历史,劳动者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竞赛中收获技能的提升,也进一步焕发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劳动和技能竞赛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