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4月09日 星期一

【视线】信仰的力量:从“望道”到“望道者们”

本报记者 郝赫
《工人日报》(2023年04月09日 04版)

“我陈望道,愿意同你们一起,追望这条救国救民的真理大道。”电影《望道》的开篇,演员刘烨饰演的陈望道一袭布衣长衫,立于三尺讲台,掷地有声地向底下的学生介绍自己新改的名字——陈望道。

日前,电影《望道》在院线上映。影片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为核心讲述了1919年至1949年间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望真理、坚守信仰的革命故事,陈独秀、俞秀松、施存统、经亨颐、戴季陶、蔡慕晖等历史人物一一出场,宏大的历史场景悉数展现。这部电影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侯咏执导,刘烨、胡军、文咏珊等领衔主演,吴晓亮、奚美娟特别出演。

陈望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曾任复旦大学校长,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他于1920年8月首译《共产党宣言》,为此废寝忘食,误把墨汁当糖水吃,留下“真理的味道是甜的”的一段佳话。正如影片中陈望道的一句台词,“我一生以翻译《共产党宣言》为荣。”这部重要的译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影片在叙事上选取了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注重展现陈望道对周围人尤其是青年的影响和辐射,以个性化、人性化的叙事方式,刻画了和陈望道一起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的“望道者们”的群体画像。影片中有一条人物线让很多人为之动容。参与《共产党宣言》印刷的工人杨阿龙,在陈望道的影响下走上革命的道路。面对反动派的利诱和威胁,他不改初心不畏生死,最终壮烈牺牲。17年后,陈望道的学生杨逢林去延安前,将其父珍藏的一本《共产党宣言》回赠予陈望道。原来,这位已经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学生,就是杨阿龙当年来不及见上一面的孩子。

在风雨如晦年代里,所有人都迫切地需要找到一条路、一个指引、一份希望。这条人物线呈现出的奇妙缘分点明了传承的意义:父亲牺牲后,儿子追随父亲的足迹继续前行。坚守着同一信仰,无数仁人志士满怀热血、前赴后继,为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艰难行进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信仰如一束光。光作为重要的镜头语言,贯穿了影片始终。无论是陈望道在家乡老宅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点亮的一盏油灯,还是屋顶倾泻而下的天光;无论是随着一沓译稿成文,交映的烛光与日光越发明亮,还是洒在忙碌的印刷工人身上的温暖和光明,都和影片中大雨滂沱、天色阴沉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就如影片中所言,共产主义如光,打破黑暗,唤醒同胞。当影片叙事时间进入1949年时,洒满阳光的蓝天下,陈望道立于路边,看着无数人手中的旗帜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陈望道是一位点灯的人,也是播撒火种的人,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一群坚守信仰的青年,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从“望道”到“望道者们”,信仰展现出的巨大力量穿越百年,筑牢理想信念的标杆,历久弥坚。

影片最后,晚年的陈望道回到当初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老宅,明亮的光影中,烛火长燃,一路照亮革命人坚守的信仰之路,照亮中国前进的光明之路。“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这是影片点题的注脚,也是一代代人矢志践行初心的生动诠释。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