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星期一

【热点思考】打造与智能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

张成刚
《工人日报》(2023年04月10日 07版)

观 点

人才紧缺和培养体系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瓶颈之一,亟须产、学、研、用各界通力合作,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各类人才培养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是要有升级版的技能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具备复合知识结构、多元能力特征、卓越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青年人才。当前,人才紧缺和培养体系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瓶颈之一,亟须产、学、研、用各界通力合作,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各类人才培养质量。

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现状与问题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也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难得机遇。据统计,我国约有450万家制造业企业。近年来,智能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引领大量制造业企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向转型,对智能制造各类人才需求巨大。智能制造属于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行业人才缺乏将制约智能制造的健康发展。当前,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其一,智能制造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缺口,一些青年人不愿进入制造业企业。随着智能制造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产业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据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人,面临人才缺乏、断层等问题。很多智能制造企业尚未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合理的用人体系以及人才整合体系,导致从业人员稳定感、归属感不强。同时,尽管制造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相比以前已经大为改观,并且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智能制造的技术含量更高、发展空间更大,但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智能制造领域新职业仍然面临青年人不愿意进入的问题。

其二,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技术院校与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节奏滞后于产业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导致技能人才培养不到位,无法强有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国内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应用型本科、专科类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但院校相关专业设置不全面、教育资源配置有限、人才培养周期长等问题,使技能人才能力水平和操作规范与产品研制要求不匹配,无法快速承担起企业岗位责任。

其三,智能制造企业社会化招聘困难,存在“引才难”现象。由于智能制造行业专业性强,人才供给和需求渠道狭窄,人才招聘难以通过社会化招聘平台完成。目前,智能制造企业尚未与培养相关专业的院校之间建立起完善的人才输送渠道,需探索建立专属于该类职业的招聘平台,解决企业的“引才难”问题。

其四,智能制造所需技能人才有向两极化发展的趋势。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需要技术水平较高、具备复合能力的高级人才。但其成长周期较长,需要从业者自身付出较大努力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对于智能制造中的运营、维修等岗位而言,所需技能相对较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劳动者的经验和技能将被集成到机器设备中,对劳动者的需求会越来越低。

加强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第一,构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职业技能形成机制。应加大培训资源供给,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构建完善的线上培训系统,支持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技能培训。政府应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推动和规范职业培训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整合、合理配置各类公共职业培训资源,促进政府公共职业培训有效运作,实现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辐射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第二,建立职业能力发展通道,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人社部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为了满足企业和劳动者的发展需求,政府要加快落实和完善智能制造领域新职业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完善评价内容和方式。

第三,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和企业可以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同时,校企合作要注重内容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方为合作院校在课程开发、就业服务、双创模式创新、服务区域经济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有偿服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制造企业深度参与、校企融合、多学科联合共建的培养模式。

第四,针对智能制造人才标准建立联合开发机制。推动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建立市场化教育培训实体机构,强化教育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实现新职业标准的实时更新、人才供需数量的精准对接、招生就业工作的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求。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