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以需求为导向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部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工会组织在努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职工生活品质有了明显提高。2021年9月,全国总工会专门部署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当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将20家工会帮扶中心和50家企业(工业园区)纳入全国总工会试点单位。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工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工会均已在全国总工会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省级试点工作,推动落地了一批帮扶服务职工项目,培育储备了一批服务职工基地、关爱职工公益伙伴,形成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成果。
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广大职工的期待相比,我们在美好生活、更高品质生活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在职工收入水平方面,工资水平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全总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在职工最希望单位工会开展或加强的服务工作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劳动者工资保持持续增长,但相对来说,劳动者平均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有较大增长空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万元。除了总体平均工资水平不高外,收入分配差距也较大。目前,我国基尼系数仍在0.47的高位,且2015年以来,又呈现缓慢扩大的趋势。从行业来看,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也不小。从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看,202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已达220418元。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均超过15万元。而排名靠后的三个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平均工资在5~6万元。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达到4.08。
此外,在劳动力市场中还较为普遍地存在劳动者劳动时间较长、社会保障还不健全、工作生活难以平衡,以及就医难、托幼难、精神生活不够丰富等实际问题,成为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的各种障碍。
因此,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方面,各级工会大有可为。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始终坚持以服务职工为中心,用心做好服务职工的各项工作,具体来说,可以聚焦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以提高收入水平为抓手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提高职工在薪酬合理增长方面的话语权。其次,以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综合能力,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切实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展现工会作为。再次,加强调查研究,理解和掌握职工的真实需求。围绕职工对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补齐短板,以点带面,精准服务,全方位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最后,引导社会力量,形成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合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联系功能,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加到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活动中,形成多样化供给,满足职工的基本需求,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如此,职工生活品质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尽快实现。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