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7月19日 星期一

风吹不走会独立思考的蝴蝶

罗筱晓
《工人日报》(2023年07月19日 05版)

据人民日报公众号7月17日报道,最近,江苏南京的小学语文老师朱文洁,因为一次主题为“如何理解‘网络烂梗’”的班会,引起了网友关注。

举办这次特殊班会的起因是,在此前一次考试中,有学生将网络热词“背带裤”写入了试卷,当朱文洁想在课堂上纠正这种表达时,班上同学却显得既熟悉又兴奋。同时,学生在日常交流、写日记时,不时会用“你个老六”“芭比Q了”等网络“梗”,可一旦被问起,多数同学并不知道这些网络词汇的来历与具体意思。

“网络烂梗”,多指经网络传播的无聊、无意义乃至低俗的表达方式。考虑到一方面尚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玩“梗”成风,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汉字都不会写,朱文洁决定开一次特殊的班会。

在这次班会上,朱老师先是让同学们把知道的热门网络表达都说了一遍,指出他们的热情和兴奋来源于“觉得自己跟时代接轨了”,接着话锋一转,表示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孩子们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朱文洁将互联网热词比作一阵风,告诉学生没有生命的气球会随风飘走,而能思考、能判断的蝴蝶却会迎着风“舞出自己最喜欢的舞蹈”。

这次班会的视频发到网上后,迅速获得网友点赞。评论区里,有的网友仿佛找到了“组织”,表示“身边的孩子张口闭口就是网络用语”;有的网友得到了“点拨”,说“正愁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烂梗’”……

一次班会成了全网学习的对象,首先是因为朱老师正确的教育方式。面对学生热衷玩“梗”,她没有回避,也没有利用教师的权威强制性禁止,而是用孩子们听得懂、也听得进去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道理、摆事实。这种在尊重的基础上育人的方式本身就值得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借鉴。

其次,当今的小学生从出生便与互联网为伴,要将他们与网络文化彻底隔绝,既不科学也不可能。秉持堵不如疏的理念,朱文洁很好地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互联网生活指南”课,引导他们从内心接受,网络世界不等于现实世界,网络热词再火也不能代替得体规范的语言表达。这样的指引其实也是在为孩子们今后漫长的与互联网共处的生活打下好的基础。

再有,在这次针对网络热词展开的班会上,朱文洁将“学会独立思考”这一重要的道理传递给了学生。其实,这个道理何止适用于孩子,何止适用于网络世界?正如有网友在评论区所说:作为一个成年人,在互联网里“混”久了,我都感觉自己丧失了部分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是一个随时都有新信息产生的时代。今天这个表达方式出圈,明天那种新观念走红,后天或许是此前早已存在的某种生活方式受到意外追捧。“跟风”是人们无意识间容易做出的选择。站在社会心理学角度,孩子们玩“梗”与部分成年人追赶各种潮流,本质是一样的:即为了感到未脱离时代的安全感和来自社会的认同,进而采取的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和态度。

面对新鲜事物和观点,积极体验、了解是一件好事,但只有建立在对自我有足够了解、对外界有充分思考基础上的体验,才更有意义。

在班会的最后,朱文洁给孩子们以后玩“梗”提出了前提条件——要问自己这个表达从哪儿来、是什么意思,要分清场合,要试着把“梗”改成符合当下情境的句子。

小孩子喜欢玩“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了大人影响,教育绝不是依靠学校和老师就能完成的。面对网络热词,想要孩子们不盲从,包括家长在内的更多人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当一只不会被风吹走的蝴蝶……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