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一

95后焊工袁玉成为享誉业界的技能大师

直面“烤”验,用焊花点亮青春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2023年09月22日 07版)

“哪有工作不累,干好本职工作、练好技能,生活才有奔头……”这是重庆建工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的高级焊工、焊接教官袁玉在培训年轻焊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也是他从焊接“门外汉”成长为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秘笈”。

每天练习近10个小时

“第一次接触电焊是在学校的实习课上,当时就萌生了成为电焊工的想法。”1996年出生的袁玉因对焊接技术感兴趣,汽车维修专业毕业后入职了检测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学徒工。

刚开始,袁玉只想着怎么把焊缝焊得美观。当他拿着焊得十分漂亮的管道去接受无损检测时,师傅对他说,这只能算一个“花瓶”,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这句话让我既受打击,又激发了我的好胜心。那时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电焊手艺学好、学精。”通过不断勤学苦练,在为期半年的培训期间,袁玉每天练习近10个小时,用掉了2万多根焊条。“别人干一个小时,我就干两个小时。”袁玉说。

努力很快就出了成绩。2017年11月,袁玉第一次代表公司参加第五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就获得了焊接项目比赛二等奖。此后,袁玉依旧每天比别人早到,师傅进行焊接作业时,他就通过防护罩目不转睛地观察。下班后,他还继续留在车间琢磨。

凭着这股勤奋好学、肯钻实干的冲劲儿,袁玉逐渐在年轻的职工中崭露头角,成长为无损检测焊接培训的技术骨干。2019年10月,袁玉参加“巴渝工匠”杯第六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一举斩获焊接项目职工组一等奖,被评定为焊接高级技师。2022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勇当技术创新“排头兵”

“袁玉爱思考,也善思考,具有年轻人特有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敢拼敢闯的劲头。”公司管理层评价道。对此,袁玉说:“青年技工就是要勇当技术创新的‘排头兵’,我们不怕失败,大不了从零开始、重头再来。”

2018年9月,公司承接了一个重大项目,该项目的多晶硅4A冷氢化装置安装中,有近5万吋径Incoloy800H铁镍合金管道需要焊接。该材料是一种进口的特殊材料,价格昂贵,焊接工艺复杂,公司熟悉这种材质焊接技术的工人寥寥无几。

在学习过程中,袁玉查阅国内外的资料,反复与同事探讨、论证,同时,为节约成本,他选用跟镍基材料焊接层间温度相当的不锈钢来做实验,每次焊接完成,马上进行无损检测拍片,再对焊缝进行打磨,观察各方情况,并仔细记录下不同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要素的变化,对焊接质量产生的影响,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经过40余次试验后,不锈钢的焊接达到了理想状态,他便将这些经验运用到镍基材料的焊接上。经过一个多月的昼夜学习与摸索,袁玉成功将该材料焊接合格率提升到了99.9%。

“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好几次都产生了想放弃、躺平的念头,但一想到自己作为年轻的技术工人,攻坚克难是本职工作,加上公司又这么信任我,我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袁玉说。

希望更多青年人才融入

如今,袁玉不仅是焊接大师,还是焊接教官。2019年,年仅22岁的袁玉首次以老师的身份站上了讲台,比参培的学员要小四五岁。这次授课经历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要为焊接行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此后,袁玉一方面勤修内功,先后取得了镍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10余项焊接执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也立足讲台,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掌握的操作技能分享给学员们。截至目前,他已培训焊工近3000名,受训学员实作考试通过率达99%。

今年重庆两会期间,作为一名95后重庆市政协委员,袁玉的提案是围绕自己所从事的焊接专业以及整个制造行业来提的:“建议设立更多惠民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让更多青年人才融入焊接专业和制造行业。”

2022年10月,袁玉参与了重庆市总工会举办的2022年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并取得了焊接机器人项目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在他看来,焊接智能化将是焊接工艺和焊接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时,焊接智能化能在施工项目建设中,完成更多急难险重任务。若能大力发展焊接智能化,通过高新技术吸引年轻人参与,将会给重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带来更大活力。

“是焊接点亮了我的青春,也点亮了我的人生。”袁玉表示,他走的是技能成才之路,未来将继续专注在焊接工作中,潜心打磨技艺,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焊接行业,用焊花点亮青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