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容式修复”暴露文保意识落伍
据极目新闻报道,日前,四川南江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的摩崖造像,被当地村民以“还愿”为由,用颜料涂抹“毁容”。据悉,该处造像2021年被发现,尚未纳入文保单位。11月15日,当地文保部门发布通告称,已对现场增加了保护措施,防止不当行为造成二次损害,同时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开展调查。
千年古迹惨遭“毁容式修复”,令人痛心。上述事件并不复杂,在破坏造像的村民的主观认识中,涂色是在做好事,是在“保护文物”。近年来,珍贵文物被“浓妆艳抹”之类的事时有发生。2018年8月,四川安岳封门寺石窟佛像遭遇油漆重绘、水泥修补,经当地文物局现场核查,发现有13处文物点存在佛像被“妆彩重塑、不当维修”的情况;今年7月,贵州铜仁梵净山释迦殿、弥勒殿的灰色外墙,在修缮时被涂成了粉红色……
“毁容式修复”之所以一再上演,部分民众对文物保护的错误认知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上述事件曝光后,网上居然还有不少另类声音:“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看的”“上彩后挺好的”“涂抹后焕发了生命力”……即便雕像建成时可能是彩色的,古代专业匠人所用的天然涂料与现代工业涂料也并不一样。造像被涂抹后,不仅会对文物材质有一定影响,而且会丢失一部分文物的历史信息。
上述报道中的摩崖造像罕见地始凿于北魏晚期,在初唐、武周和中晚唐又有续凿,对探讨南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具有重要价值,“毁容”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
古朴、浑厚的佛造像被刷上一层彩漆,看起来“姹紫嫣红”,但其原本的造型、发饰、衣品纹络及庄严感等都荡然无存。专家表示,如果要把涂色洗掉,对石质文物的表面会造成一定损害,会和造像的原始状态有所差别,对于文物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因此,对于历史遗迹特别是建筑物,通行的修复原则是“以旧补旧”,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哪怕是历经岁月洗涤之后残缺的文物,也有其残缺之美,不宜轻率大手笔地“修复”。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该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据悉,当地正在邀请相关专家论证尽力修复恢复原貌,当地文保部门称,造像恢复原貌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庆幸之余,对有关部门来说,下一步如何加强科普,切实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提升文物保护理念,同样刻不容缓。
进而言之,有关方面要尝试探索一条符合国情、有益于公众参与的文物保护方式,让文物保护和公众之间建立起直接的情感纽带,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