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库尔班·艾合买提来说,胡杨林是青年时的伙伴、中年时的家人——
“守着这片胡杨林,我心里踏实”
38岁的库尔班·艾合买提,身形魁梧,步伐稳重,穿着一身黑色便服,常年的户外劳动,让他的皮肤晒成了小麦色,手掌也磨出了茧子。谈起身后的胡杨林,他的眼睛立刻亮了,略带婴儿肥的脸上挂着暖暖的笑容。
“也有人给我说过,你那么年轻,再找个其他工作挣钱不一样吗?我总是会告诉他,守着眼前的这片胡杨林,我心里踏实。”库尔班·艾合买提看着窗外的胡杨林说。
8个人16双眼睛“无死角扫描”
库尔班·艾合买提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普惠乡,在这里,塔里木河横贯而下,养活了成片的胡杨林,养活了临近的村庄,也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普惠人。
19岁,面临择业的库尔班·艾合买提义无反顾地申请了护林员岗位。新入职的他被分配到了库尔勒市林业和草原局琼阿拉管护站,和其他13名护林员一起,组成小分队,开启护林之路,胡杨树从此成了他的伙伴。
库尔勒市共有122.6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为了方便管理,库尔勒市林草局将其分成了77份,进行网格化管理。其中,库尔班·艾合买提所在的琼阿拉管理站管护着36.1677万亩国家级公益林。
“最开始当护林员,胡杨林里没有路,我们全凭双腿走、人眼看。”库尔班·艾合买提说。
早上9点,吃过早饭,站里留下两个人值班,其余组成一支8人小分队,带上馕、水壶,以及便携的工具,徒步向胡杨林挺进。
身为护林员,不仅要用脚走一遍胡杨林,眼睛还要细细地看:胡杨树有没有病患、围栏有没有被破坏、林子里有没有野生动物……林子里的每一处变动都得记录下来。
“我们8个人16双眼睛,要360度无死角地扫描。”库尔班·艾合买提笑着说,“当年,我们每天要走25公里到30公里,一趟巡下来得七八个小时。”
用科技守护胡杨林
2008年,胡杨林发生了大变化。
土路修成了柏油路,戈壁深处也修了路。不仅如此,库尔勒市林草局给每个管护站都配备了摩托车,护林员徒步巡林的时代成为过去。
在库尔班·艾合买提看来,摩托车提升了巡林效率,更提高了护林质量。“有了摩托车,我们每天巡逻时间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巡护时间也从每天1次增加到了1天两三次。”
今年5月,在辗转几个管理站后,库尔班·艾合买提被调回了普惠中心管理站,担任站长一职。此时,拥有19年工龄的他早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护林员。
9月~11月,天干物燥,是胡杨林的重点防火期。每年这时,库尔班都会放弃休息机会,增加巡林次数,增强巡林力度,守在管理站,守着胡杨林。
与往年不同,今年在普惠中心管理站内,新增了一间智能巡护办公室,里面设有一个机箱、一台电脑、一面电视墙,屏幕上播放着由户外3座塔台传来的实时监控画面和热成像画面。
库尔班·艾合买提坐在电脑前,熟练地调整监控角度、放大画面、记录监测情况。
“时代在变化,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新东西、掌握新本领,才能更好地守护胡杨林。”他说。
胡杨树就像家人
春防病虫秋防火,夏季就盼塔河水。每年夏天,库尔班·艾合买提最期待的就是塔里木河的水。
“胡杨树的生长完全靠天吃饭,等雨水、等河水。”库尔班·艾合买提说,“这几年好了,我们能引塔里木河的生态水给树浇灌。”
每年汛期来临,放水的通知一发到群里,库尔班·艾合买提就会带着其他护林员一起根据计划安排,截水引流。看着汩汩河水从小口子涌入胡杨林,他心里高兴,“今年一定又有新的胡杨树长出来。”
“经统计,在这10年期间,我们的防护林增长到了165.44万亩,新增的42.79万亩林木正在进行国家级公益林认定。”库尔勒市胡杨林管理站站长仁青道尔吉介绍说。
听着数据的增长,库尔班·艾合买提笑得更开心了,“2002年,眼睛看到的都是戈壁,现在再去看,梭梭、胡杨、红柳都长出来了,塔兔、黄羊、狐狸等野生动物也多了。”
库尔班·艾合买提不仅收获了新的胡杨树,也在2022年收获了库尔勒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在普惠中心管理站,干净整洁的院子,随风舞动的国旗,院墙外金黄黄的胡杨林,对库尔班·艾合买提来说,管理站就是家,胡杨树就像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