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医疗、教学、科研“三管齐下”,组团式援藏造就全国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人权行动看中国】“带着泥土移栽”的医疗援藏队

本报记者 吴丽蓉
《工人日报》(2023年11月22日 03版)

今年中秋假期,一位61岁的母亲独自从辽宁来到西藏,探望她的女儿。

女儿特意休假从那曲来拉萨陪她,但女儿“一会儿一个工作电话”,没待几天就回那曲了。

女儿叫郑皖亓,是一名援藏医生。在母亲的眼里,这几年女儿黑了、瘦了、发际线高了,但“我为她骄傲”。

挽救更多生命

2021年底,一个两个月大的患儿住进那曲市人民医院,入院3天后持续抽搐、心跳呼吸骤停,被诊断为重度中毒性脑病。在经历心肺复苏、上呼吸机、注射4次肾上腺素等一系列紧急治疗之后,孩子的心跳恢复了。

“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突如其来的抢救。”儿科主任郑皖亓说。那曲地处藏北,平均海拔45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很多偏远牧区的牧民赶到医院时,情况已经危急。

妇产科和儿科,是当地需求最紧要的两个科室。在医疗援藏队员的帮助下,医院最先建成的就是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救治中心。“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这里没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补充治疗技术,第三批援藏队员带来了这个技术,让救治成功率提高了50%以上,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郑皖亓说。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党中央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援藏举措。自2015年以来,辽宁省共向那曲派出六批次116名援藏专家,一批次19名柔性援藏专家,且全都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一半以上有高级职称。2012年毕业以后,郑皖亓成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2021年初,她作为第五批辽宁省医疗援藏队员来到那曲。

牧民不会说很多话来表达,有的甚至语言不通。他们抱着孩子出院时,常常眼中含泪,一遍遍说着“扎西德勒”,给援藏医生们献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

每天吃药吸氧,却选择延期

直到现在,郑皖亓每天晚上仍需吃药才能入睡。她的缺氧症状明显:脚仿佛踩在棉花上,头晕晕胀胀的,手也是麻的,喘不上气。

“远在阿里,苦在那曲。”高海拔缺氧,是援藏队员面临的最大挑战。援藏领队、那曲市人民医院院长贾祝强说,大部分队员来了以后都不适应,“好多人吸着氧出诊,甚至吸着氧做手术”。

2022年6月,郑皖亓一年半的援藏任期结束,但她选择延期留任,又续了一年半。

2021年底,完成儿科病房升级改造,创建院级危重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今年6月,获批藏北地区首个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7月,获批藏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也为儿科建设争取到500万元政府扶持资金……郑皖亓说:“这3年很值得。”

戴美瞳、化全妆、留披肩长发,郑皖亓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工作之余,这里没什么街可逛,娱乐活动就是偶尔和同事们一起聚个餐。她会在宿舍画画、弹吉他,以及每天都和母亲视频联系。

师带徒,一批又一批

吸着氧气才能入睡的,还有消化内科主任吴善斌。他也选择了延期,既是第五批、也是第六批援藏队员。

“工作需要我就延期了,我的学员也希望我留下。”他如此解释。

每个援藏队员都有教学任务,需要带一两个本地的学员,一起工作、做科研。昂珍是吴善斌的学员,她说,“比如在内镜操作方面,老师都是手把手教学,自己学会后,老师也会在旁边看着。”

“老师来了以后,我们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昂珍说,过去只能做普通的胃镜,现在增加了很多设备,像结肠镜这些都可以做了。“老师来这里非常不容易,我们也特别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她说。

对于援藏队员来说,在高原能接触一些原来没怎么见过的疾病,比如包虫病、新生儿重度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等,和本地学员共同开展高原病的研究,也有利于提升他们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医院工作之外,援藏队员还经常去到周边的县、乡、村送药义诊,做疾病筛查、体检、宣教,并给基层医护人员提供培训,提升他们的诊疗水平。

“这就是‘带着泥土移栽’,提升本地医疗人员的水平,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贾祝强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医疗、教学、科研三管齐下,造就了这家全国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

今年底,郑皖亓就要回大连了。她说,“心里有满满的不舍,这里的同事、藏民,也包括西藏的自然风光、那曲的蓝天白云,我应该会经常做梦回到这片土地。”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