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安全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网关注,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在济南,多位家长及老师向记者表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做强制要求。
2019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被教育部纳入学科课程标准。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将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设立线上安全教育平台,目的是传播安全知识,提升学生安全意识等。但强制要求学生在该平台打卡,却令安全教育进校园变了味,甚至沦为某种程度上的形式主义。
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没有手机、电脑,平日里又忙于学业,要求他们在安全教育平台打卡,无疑是强人所难,最终只能由家长代劳。这不仅增加了家长负担,而且学生也难以真正接受到正确的安全教育、有效防范各种安全风险。
类似被公众抱怨的事,在一些校园并不少见。比如,一些学校被动承担了许多非教育教学性事务,将上级部门指定下来的任务“转嫁”给教师、家长,不少老师和家长深受这种形式主义的苦和累。一些学校在宣传栏画几次主题黑板报、给学生发些安全教育手册等,就算完成了安全教育的任务。
开展安全教育,要摒弃形式主义作风,更不能变成给家长布置作业。眼下,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只是第一步。此外,相关部门要能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教育部门要加强督查力度,让校园安全教育多些实践性。比如多进行应急安全演练,与消防、公安等部门加强合作等,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一些地方在取消“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后,将安全教育平台作为学校统一组织安全教育的资源库,如此做法值得推广。
要破除校园形式主义之弊,就要持续净化教育生态环境,给教师减负,给家长减负,厘清家校关系及各方权责关系。同时,要保障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发言权、监督权,畅通相关监督渠道等,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事务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