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人力资源升级 “软技能”不容忽视
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人才既是科技创新的本源,也是教育的成果和目标,建设高素质现代化人才队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现代产业的纵深发展、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变革,正在持续引发职业领域和技能内涵的变革,以“软技能”为代表的综合职业素质,正在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型社会建设领域的新焦点。
传统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备一定基础专业知识,更加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直接负责生产产品。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前者主要负责开发设计工程系统、生产系统和产品,擅长科学原理的工程转化;后者负责将前者的设计转化为现场生产实践。然而,这种沿用多年“泾渭分明”的人才与能力的分类模式,如今正在科技变革背景下发生着深刻演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已有81.6%的企业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最新修订的职业分类大典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科技革命不仅颠覆传统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也在不同程度地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甚至思维方式,推动人类智慧活动向更高层次跃迁,引领人才技能的结构性转型升级,“软技能”日益成为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人的核心需求。
科技变革催生新职业、新岗位和新业态,技能领域首当其冲。现代新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体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更高水平,精通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擅长解决技术难题;二是更强的复合性,掌握跨专业、跨职业、跨岗位的知识技能,能驾驭复杂的生产经营系统;三是更短的知识技能迭代周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显示,当今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仅有5年。这些都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专注力、创新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耐受挫折、批判性思维、知识迁移能力、学习能力等“软技能”的关键作用愈加凸显,不仅决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软技能”,是那些看不见的职业素质,包括与个体态度和行为相关的潜在特质和能力。目前,世界尚未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替代还主要针对操作性技能劳动和特定专业领域智力劳动。在这个“窗口期”,那些人类所特有的、暂时无法被机器模仿的能力,正是值得关注的人才开发重点。与传统教育所注重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等“硬技能”相比,“软技能”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重视。
未来,无论在科学实验室、智慧车间、柔性生产线,还是在网络平台,劳动者的“软技能”都将是其“硬技能”的“倍增器”,是个人实现终身职业发展的基础,打造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前提,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应看到,“软技能”领域还存在内涵不清晰、概念不统一、培养与评价难度大等问题。有研究显示,用人单位和职场人士都更加关注“软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供求错位,求职者普遍在团队合作、耐受挫折、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人力资源素质的优化升级,事关人口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在科技进步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变革背景下,着力打造“软技能”开发体系,是有效改善劳动者能力结构、调节劳动力市场供需适配度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一环。
顺应数智时代职场变革、全面提升劳动者“软技能”,将以人力资本红利的形式为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软技能”开发,应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多向发力、多措并举。一是改革教育制度、改造课程体系,突破传统的灌输式“硬技能”教育理念,围绕“软技能”内涵增补人文、通识类课程,丰富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二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以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帮助广大劳动者提升“软技能”综合素质,政、校、企协同培育学生“软技能”并顺利完成职场身份转换;三是引导企业树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构建个性化的职工“软技能”培育制度。
(作者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