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用典型案例丰富全民反诈“工具箱”
我们需要把典型案例中的个案悲剧转化成服务于更多人的防骗指南,从中寻找“技防+人防”的切入口,为有关方面的打击行动提供参考,提高全民反诈意识和能力,最终让电信网络诈骗无路可走,提升百姓的安全感。
据1月13日中国警察网报道,近日,湖北安陆警方打掉一电信网络诈骗引流团伙,查获了200多套电子版诈骗引流“剧本”。警方分析这些诈骗话术后发现,诈骗分子在引流阶段,尽量排除诸如不收红包、不会操作、换人接电话等人群,找出更容易行骗的对象。警方提示,想杜绝被骗,就要成为让诈骗分子看不到希望的人。
近年来,公安、网信等部门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并及时发布,对提升“技防+人防”效能、增加打击防范诈骗“法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很多人对公安常态化发布的一些典型案例耳熟能详:投资理财类、网上婚恋杀猪盘类、电商退货退款类、刷单返现类等。它们有效引导着公众形成不听、不信、不转账的反诈共识。
摸准典型案例的特征,可以让技防工作更有方向,扩大打击效果。比如,针对投资理财类骗术,分发“钓鱼”信息、资金分流和洗钱等环节需要通信设备和银行卡,各地在落实“两卡”实名制、整治伪基站、实行转账24小时延迟制度、打击“卡池”“猫池”等非法设备、标注和拦截可疑来电及短信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国家反诈中心,96110反诈热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等,更让技术防控电信网络诈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27.5亿次、短信22.8亿条,处置涉诈域名网址836.4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88亿元。
复盘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能以更直观的方式提高百姓的警惕性。比如,解剖“婚恋杀猪盘”,可以让人们清晰地看到此类诈骗的常用套路,所谓单身精英的人设等,“条条话术通钱包”。近年来,依托短视频制作,不少反诈民警成了网红达人,以常见典型案例为创作蓝本,让具体生动的故事拉近人们对反诈的认知。此外,走访入户宣传、制作反诈“明白纸”、投放反诈公益广告等多途径宣传,进一步夯实了全民的反诈意识。
某种角度上看,典型案例是一种工作指引和意识指引。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视野中,汇总和分享典型案例有利于各地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差、时间差、认知差,让处置规则、技术切磋、治理思路等方面尽可能无缝对接,增强技术攻势。同时,对百姓而言,看到一个典型案例往往是“又学了一招儿”,有助于了解骗术类型、诈骗分子的心理和话术特点,举一反三式防范,降低反诈成本和司法资源消耗。公安部日前召开发布会通报,去年8月以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8.6%,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电信网络诈骗仍呈案件多发、案情复杂、涉案人员狡猾的态势,对有关部门和百姓合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线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不法分子搭新概念便车,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噱头实施诈骗;采用技术手段让骗术升级,人工智能模拟语音或合成视频、爬虫软件窃取个人信息等案件已发生多起;迫于国内打击压力,不法分子将诈骗窝点和相关设备设置在国外,也增加了打击难度。
强化典型案例的引导、警示作用,丰富全民反诈“工具箱”,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诸如怎样最大程度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作用、令其成为减少源头被骗的有益力量,如何减少百姓在遭遇诈骗时的侥幸心理、“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等,都值得不断探索。
我们需要把典型案例中的个案悲剧转化成服务于更多人的防骗指南,从中寻找“技防+人防”的切入口,为有关方面的打击行动提供参考,提高全民反诈意识和能力,最终让电信网络诈骗无路可走,提升百姓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