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在大漠深处痴心坚守,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贡献“敦煌经验”——
用科技照亮敦煌的未来千年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正在做数据采集。受访者供图
《汉书》里记载,“敦,大也。煌,盛也。”跨越千年,敦煌莫高窟以其无与伦比的壁画和彩塑,不负“盛大辉煌”的历史盛名。
但如果说,现在的敦煌,也是一座“科技的殿堂”,人们或许会感到疑惑。
今年1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登上领奖台,成为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的50个团队之一。
他们让世人看到,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背后,中国有一支站在世界前沿的科技力量。80年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孙儒僩、李最雄、李云鹤、王旭东、苏伯民等一代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贡献“敦煌经验”。
在神秘洞窟“写”化学方程
“一个化学专业的理科生,去洞窟里能做什么呢?”1992年,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的苏伯民,正在甘肃地矿局从事地矿分析工作,刚刚在专业上崭露头角,就接到调令——他被“挖”到了敦煌研究院。
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面壁画,都有说不完的历史和故事。年轻的苏伯民被深深震撼。
敦煌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是世界现存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石窟艺术群。
独占多项世界之最,也面临诸多世界级难题,酥碱就是其一。这是一种让精美壁画在时间长河里,一点点化为粉末的“绝症”。
在修复第85窟的过程中,苏伯民和同事们一起尝试了81种配方、历时7年,终于找到了既能脱盐又能保持壁画原貌的方法,成为人类壁画保护的经典案例。
2006年5月,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苏伯民作为全国文博系统唯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登上领奖台。
那段时间,苏伯民主持和参加了10多项壁画研究项目和壁画保护工程,其中“用PS渗透加固土建筑的研究”等项目,对文物保护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过30多年的探索,敦煌研究院会聚了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等学科的文物保护科技人才,拥有全国最大的文物保护科研团队,在神秘洞窟里“写”化学方程式的苏伯民也已成为敦煌研究院院长。
近年来,这支团队不仅先后攻克古代壁画起甲回贴、酥碱脱盐、空鼓灌浆等修复难题和干旱环境土遗址结构失稳、表层劣化加固等“瓶颈”制约,也推动中国的石窟保护技术迈入世界前沿。
藏在壁画里的科学功力
“进入洞窟后,不仅一举一动会被摄像头记录,甚至呼吸都会被严格监测……”在敦煌,导游的一句提醒,让游客们不禁肃然静息。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其背后包含着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在洞窟监测、环境模拟和防治文物虫害、鸟害、微生物病害等方面的深厚科学功力。
“现在,莫高窟的游客承载量,正常票不能超过6000张,旺季时应急票不能超过1.2万张,这个用于决策的数据依据,就是通过对洞窟内微环境变化的监测,结合游客参观路线设置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的。”王小伟是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主任,他带领的26人团队不仅负责莫高窟的监测,还在2023年底完成了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系统(第一期)项目的建设。
如今,甘肃省内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麦积山、炳灵寺和北石窟寺等6个石窟全部纳入该平台,纵横1000多公里的石窟实现了主要风险实时监测等目标。
夯土是中国几千年来最广泛使用的建造技术,也是人类重要的文物资源。
20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就开始了对土遗址病害机理、保护技术的研究。今天,敦煌研究院历时10余年建成的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座全气候大型模拟平台。通过加载遗址保存环境参数,实验室对数吨重的石窟寺和土遗址样品进行模拟试验,为不同类型的遗址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敦煌研究院的生物实验室里同样藏着“科学密码”。
“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和文物虫害、鸟害、微生物病害打交道。”在研究员武发思的背后,摆满了微生物培养箱、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等先进设备。武发思和团队还承担着麦积山石窟松鼠科动物危害防控、炳灵寺石窟鸟害监测与防治、北石窟寺生物风化机制研究等科研项目。
那些面壁的“大国工匠”
前沿科技,离不开卓越工匠。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现场,86岁的敦煌研究院修复师李云鹤,挥舞手臂走上领奖台,顿时成为关注焦点。
从1956年来到敦煌,李云鹤修复文物65年,经手彩塑500余身,壁画4000平方米。
20世纪50年代,壁画修复还是一项无人涉足的工种,国内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当时邀请来的外国专家不仅态度傲慢,而且技术也“不服水土”。
年轻的李云鹤反复测试各种工具、材料,医务室废弃的注射器、血压仪的气囊、装裱室里的纺绸,他都尝试过,还仔细研究壁画上的各种矿物颜料和棉、麻等辅助材料。
从修复指甲大小,到完成整面墙壁。经过10多年的探索,历时700多天,濒临毁灭的161窟终于“起死回生”。这不仅是敦煌研究院首个自主修复的洞窟,也揭开了中国壁画修复保护的新起点。
如今,李云鹤已是国内原位整体揭取复原大面积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被称为修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代宗师”。
后来,儿子李波接过了李云鹤的衣钵,这对“父子工匠”也成为壁画彩塑文物修复界的一段佳话。
1990年开始,李波跟着父亲从事古代壁画彩塑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30多年间,保护修复古代壁画2000余平方米,彩塑150余身,还为地方文博单位培养了200余名壁画修复技术人员。
2022年,李波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壁画彩塑类)中荣获一等奖。次年,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樊再轩是敦煌研究院的又一位壁画修复大师。1981年起,他就跟着李云鹤等专家修复壁画。
2011年,刚有微信,樊再轩随手写了微信名——“面壁三十年”;如今一晃又10多年过去了,再一算,他已在敦煌“面壁”43年。
“面壁”不仅考验着人的耐心和执着,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素养。“修复者要具备解剖学、肌理骨骼、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要发现这尊雕塑当时真实的样子,然后再慢慢修旧如旧,恢复历史的原貌……”樊再轩说。
每一次“面壁”,都是与历史的默契对话,是文明交流与文化传承的亲密拥抱。
曾经,敦煌是人类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跨越千年,今天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继续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用科学与技术,照亮敦煌的未来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