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深处的小站
从安康市区乘火车往南,不久就进入了大巴山山区。山区中,往往一边是陡峭的岩壁,一边是潺潺的流水。随着不断穿越一座座隧道和桥梁,车随景动,景随车移,如不断变换的电影画面。
不知不觉,巴山站到了。清晨,厚厚的云层覆盖着山峰,氤氲的水汽一直在空气中弥漫。刚刚经历过一场小雨,初夏的大巴山尚有一丝凉意,加上清冽的微风,令人心旷神怡。
刘梦得诗云: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山站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川陕交界地带,这里山势险峻,奇峰突兀。一个四面环山的沟壑,极不规则地盘卧在山谷中。襄渝铁路横跨于两山之腰,一头是大巴山隧道,另一头是几乎衔接两个峰顶的黑水河钢架桥,而巴山站就设在悬崖旁。
始建于1978年的巴山站与改革开放同步。在陈列室,曾经的巴山铁路人用过的最早修路工具和生活用具让现在的年轻人感到十分好奇,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可以勾勒出他们青春燃烧的日子。
一代代巴山铁路职工,用勤劳的汗水改变了站区的站容站貌——昔日的荒草滩变成了如今的生态园,昔日的土坯房变成了今日的水泥楼,更重要的是创造了连续40多年没有发生任何人身伤亡事故和安全行车事故的安全生产成绩,成为全路有名的“放心站区”。
如果说在群峦处建铁路,挑战的是筑路者的生命极限;那么在悬崖峭壁间养护铁路,挑战的则是小站职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的精神极限。为了给单调而艰苦的站区工作生活解闷,体育运动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
1981年,工人们就地取材,把钢轨、枕木充当运动器械,办起第一届比赛至今,这个如今被誉为“大巴山小奥运”的路地运动会,在巴山站已经举办到第43届,不但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更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
时代滚滚向前,巴山站这样的小火车站如今停靠的火车寥寥。陕西安康至四川达州的6065次列车是其中的一列。这趟编组9辆、全程运行5小时8分的慢火车,继续行驶在服务山区群众的路上。
中午,巴山站的旅客开始多了起来。只见小站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将自家的腊肉、鸡鸭活禽、香菇、竹笋等特产带进城。每逢假日前后,这趟火车十分繁忙。
在如今的高铁时代,这个如“古董”般的小站和慢火车,依然是山里人可靠的“老朋友”,它将连绵大巴山中的村民与山外的世界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