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一

如期而至的文博会,掀起创意风暴

本报记者 刘友婷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2日 04版)

以“文”会友,“博”览天下。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办,为期5天,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分为8大展馆,全市各区共设52个分会场。

据统计,此次展会组织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419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展会还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组织邀请108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展会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小小创意侠”带上作品参展

中小学生化身“小小创意侠”,也能带上作品参展,成为文博会主角?

在16号馆2024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展展区,“创意工坊实践体验”互动区围了不少观众。由宝安中学外国语学校打造的“趣誌儿童木雕工作坊”,工作台前摆着各式木材,学生成为“小老师”,下刀、打磨……一步步耐心教导木雕制作技艺。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以“深爱创意 圳美未来”为主题,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展览汇集深圳“10+1”区100多所学校的近1000件学生作品,分为“传承·经典之美”“创想·生活之美”“共生·自然之美”“融合·未来之美”四大展览内容。

“将孩子们在创新创意设计方面的匠心之作,在文博会平台展示,对他们是莫大的鼓励。”谈起参展意义,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体艺中心主任黄宏武表示,深圳是个设计之都、创新之城,展览汇集该市多年美育浸润的丰硕成果,能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交流机会,辐射、推广深圳特色课程,以及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做法。

在黄宏武看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得从学生抓起。基于培养人才的目的,学校开设特色美育课程,让孩子们未来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

非遗+科技,人机齐跳英歌舞

伴随着轻盈活泼的击槌声,领头队员亮丽的哨子声响起,舞者起舞!5月2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汕头展区,独具特色的英歌舞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作为广东潮汕地区一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舞蹈,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天,现场表演的舞队是来自汕头市潮阳区的西门女子英歌队,只见51名额头画有“火”图案标识,身穿红黄色、红绿色舞服的队员,分为左、右两队列表演。她们的阵型变化快捷、整齐,时而呈“双金钱”,时而变“四纵队”,时而又是“梅花阵”。舞者舞姿与锣鼓配合默契,脚步轻快活跃,柔中带刚。

人机齐舞,英歌舞燃了!当非物质文化遗产遇上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记者留意到,在西门女子英歌队身后,还有18个脸挂油彩的英歌舞机器人齐刷刷同舞。“英歌舞机器人做出来后,受到不少青少年欢迎。”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CEO陈锐烽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用机器赋能,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

展馆内,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碰撞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内蒙古展厅内,不少观众围聚观看卡通虚拟数字人“小马哥”,有问有答,热闹极了。现场,这一可爱的虚拟数字人正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观众讲述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美食、美丽景点等文化旅游内容。

足不出户,也能漫游于中原胜景间,身临其境地云游河南标志性景点?在11号馆文化产业综合展B馆,网易瑶台携“河南文旅元宇宙数字空间——元豫宙”亮相,为现场观众带来沉浸式数字文旅全新体验。

文创产品也能“说话”?

既是包装盒,又是“放映机”,将一张张深圳印象明信片投射出来,重现深圳今昔城市景象;“深圳记忆”是一卷记录深圳流行文化变化的主题礼盒,从经典的街机游戏到飞盘无人机,从听录音卡带到公园露营玩乐……

文创产品也能“说话”?在“文创中国”展区,深圳博物馆带来的文创产品,生动地向参展观众讲述着深圳故事。

“文创产品也能讲好历史故事。过去,观众只有到博物馆,才能保存在馆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今,随着文创事业的发展,历史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能通过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物。”深圳博物馆对外合作部主任李军表示。

从古代银点翠七凤冠,到当代设计名家的经典之作;从巴拿马草帽到印第安鹰羽帽,再到中国少数民族的各种帽饰……江苏南通市富美帽饰博物馆携特色帽饰首次亮相文博会,展出帽子、暖耳、眉勒、头饰等300余件藏品,每一顶帽饰都记载着历史长河中一段往事、一种文化。

此次文博会,不仅“有看头”“有玩头”,而且“有买头”。“鄂尔多斯的手提包、伊朗的玫瑰喷雾、泰国的青草膏……在家门口实现‘跨国游’!”展馆闭关前,市民姜晓丹提着满满两袋“购物成果”笑呵呵地往大门走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