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一

【现场·我在我思】用心用情的教育,从那些“关键小事”开始

乐群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5日 05版)

孩子们个头高了,课桌椅能否跟着“长”?据6月4日新华社报道,由于课桌椅国家标准滞后等原因,不少地方存在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不大匹配的情况,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烦恼”,无形中增加了近视、驼背等健康隐患。

前些年,媒体就报道过学校课桌椅与孩子们身高不匹配的现象,后来不少学校专门为学生更换了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咋还没解决?原来在一些学校,即使更换了可调节课桌椅,但调节不及时的问题较突出,一学期调一次、不单独为某个学生调整等问题,让可调节课桌椅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一些课桌椅还存在桌斗设计得太小、桌斗下方空间不够的问题,这导致很多学生只能将书包立置在座椅靠背前,导致背部缺少支撑或侧身坐将腿伸出过道,这都易引发不良坐姿。

可见,解决学校课桌椅“合身”与否的问题,不是砸钱换几套可调节课桌椅就能一劳永逸的。如何科学使用和调节课桌椅、校方后期的维护管理等一个都不能少,甚至有必要为身高、体重等体征明显超常的学生多些考量。这些事表面看是教育经费和成本的事,而在深层次上,则是需要用心用情的事。

近年来,各地学校的硬件条件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充分满足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显然不是把高科技产品搬进教室和课堂、将陈旧教具换新等这么简单。

记得我孩子刚上小学时,就因为教室整天拉着窗帘,家长们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心理,而跟校方多次沟通,甚至要求为孩子换教室。家长群里为类似“小事”的纠结与讨论还有不少——“说好的全力保护学生视力健康,可为什么半个黑板全是电子屏?”“午餐后能不能让孩子们休息一段时间再允许他们到操场上活动?”家长们诸如此类的担心和抱怨无奈又真实,有些甚至可能有些矫情,但不少都戳中了学校管理的痛点。

前一段时间,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的话题,引发社会热议。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特别提出,严禁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这一消息也让不少家长和学生看到了重拾课间美好放松时光的希望。

教育是一个特殊领域,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诸如餐饮、课桌椅、电子教学等一系列校园事务繁杂,行政力量的调整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必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这些“关键小事”或许没有应试成绩、升学率那么显眼,可如果能用心用情做好这些“小事”,很可能就成了一所学校的闪亮名片。

比如,有的中小学为学生安排午睡课桌,让学生实现躺睡自由;有的学校为使学生爱上课间操,自行编排设计了个性化的课间操动作……在校园生活的“关键小事”上动脑筋、花心思、下功夫、做改变的故事已然不少,期待这样的美好故事能继续下去。

用心用情的教育,从那些“关键小事”开始。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