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积极效应
据《经济日报》6月3日报道,近日,京东金融、三大通信运营商旗下电子钱包等APP与微信支付实现商业收款码互联互通。去年微信支付与三大运营商电子钱包APP已实现个人码互通。
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18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这些支付机构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更多的支付机构跑步入局,收款码也由少到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效率,也给某些企业利用差异化条码构筑市场壁垒提供了可能,且增大了全行业的风险。
流量变现的巨大诱惑,用户画像的深度挖掘,清算合规的潜在风险……出于多种利益,各家互联网企业及金融机构都对支付业务这块蛋糕虎视眈眈,尤其部分支付机构使用低价倾销、交叉补贴等不公平竞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垄断用户、流量和数据,限制其他机构竞争。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自身创新,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压制产业创新,进而削弱电子支付整体领先优势。
互联互通是支付行业关注的重要话题。在线下场景,体现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在线上场景,则体现为各大互联网服务对不同支付方式的支持情况。而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有望打破各支付平台对场景的控制。
从效果来讲,互联互通有望化解移动支付“最后一公里”的不便。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移动支付更为快捷、方便;对于商家来说,收银更便捷,且不用对每个支付工具进行分类对账,尤其可以为中小支付机构节省大量前期资金和人力成本,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支付体验,节约社会资源,也便于更加集中、高效地进行监管,提高整个支付行业合规程度。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从表面上看是多个支付APP可使用同一张二维码,在便利商家的同时也免去了用户在不同APP之间切换的麻烦,满足用户需求。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之后,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