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一

“职教本科学制四年,每个学年都很宝贵”——

【职教实践进行时】给职校生配备“导师”

本报记者 黄洪涛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5日 06版)

阅读提示

作为全国首个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紧密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开发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教师、打造专业课堂,着力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5月27日,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与就业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与就业论坛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召开,推动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促进职业本科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原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首个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如今,已经有两届毕业生正式走入社会,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抢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谢永华告诉记者,学校近两届职教本科毕业生愿意主动到实体企业就业,积极投身“中国制造”,受到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的普遍青睐,整体呈现出技术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就业质量高、社会认可度高的“四高”特征。

给学生配备“导师”

大二学生韩嘉琦感觉自己很幸运,他在大一时被选拔成为学校首届卓越现场工程师班的一员。

这个班只有30人,平时课业很忙,大家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熟练掌握机械装配调试、编程操作等各种应用技能。前不久,他和同学一起创作制造的一款仿生跳跃机器人“动力青蛙”斩获第十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他正忙着备赛,准备代表学校参加“国赛”。

“我们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手把手指导,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动手实践,还经常要去企业实训,寒暑假也会去企业顶岗实习。”韩嘉琦说。

“我们平均给三个学生配一个指导老师,相当于给学生配备了‘导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教师芮红艳告诉记者,“职教本科学制四年,每个学年都很宝贵。我们给学生每个学年都制定了培养目标。大一就要达到一名技术工人的水平,会操作设备、懂原理。大二就要达到维修工水平,会维修设备。大三要懂机电设备的设计开发。大四就要能去企业接项目、做项目。”

走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精雕学院实训场地,这里就像是企业厂房,学生们在精密机床上操作着,展台上摆放着一件件学生制作的精密器件。精雕学院是该校和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现代产业学院,挂靠在机械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我们实践教学占比超过60%。教学团队校企混编,对学生进行授课与训练,专业实践环节则由企业工程师在企业进行指导。”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宋海潮告诉记者。根据“卓越现场工程师计划”,学校每年都会推荐一部分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技能证书的学生,到对口企业直接就业。

“职业本科要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对此,我们提出要深化‘校企共育’,让企业全程参与学校育人全过程。”谢永华说。

聘任“产业教授”

“能够被母校聘为名誉教授,我感到很荣幸。”夏志杰是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在今年1月5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人才大会上,他作为杰出校友,受聘为名誉教授。

夏志杰曾就读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前身南京机电学校,在机械科学习了3年。这次受聘南工名誉教授,他将带领学校青年博士,组建智能制造科研团队。

人才大会现场,一批“产业教授”受聘,多个技能大师 工作室授牌。

刘龙龙曾是一名从事飞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发的企业工程师,如今任教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他和另一位老师梁婷组队,在2022年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上获得金牌,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人才大会上,学校给予刘龙龙10万元奖励,由他牵头的飞行器应用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

2019年“升本”以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设置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本科专业,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重点引进应用型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目前,全校博士人数达到了34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从2017年的8.6%提高到39.3%。

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先后聘请多名技能大师到学校任专职或兼职教师,组建起1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发挥作用。

专业链对接产业链

近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装备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等7个专业顺利通过授权审核,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至此,该校已有30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权。

“职业本科教育要对接产业需求,专业集群服务产业集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谢永华介绍,学校33个职教本科专业全面对接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以通用装备技术、专用装备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为主干,制造装备设计、管理服务、贸易流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专业设置如何跟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各个院系对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毕业生发展、招生情况、就业质量、教学团队、资源建设、实训条件等进行调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校企合作处等职能部门,以及专业院系会同行业领域专家、顾问对于现有专业进行评估,对于新设专业进行论证,并对建设状况不理想的专业进行预警,对于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专业提出建设意见。

“要对接产业办专业。”谢永华表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将担当好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先锋使命,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优化专业布局,聚力打造装备制造类核心专业群,以高质量技能人才供给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