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总工会联动电力行业构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
“盟主”当“头雁” “助企”更“益企”
机器轰鸣、纱锭飞转、无人车穿梭、摇臂机器人打包,一批又一批成品源源不断地从厂房运出交付全球客户。走进福建省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上百台智能化设备开足马力、吐丝弄线。而在生产区北侧、企业自建的110kV变电站内,两台4万kVA主变压器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为生产一线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保障。
“近期雷雨天、台风天频繁,我们纺织企业对于用电稳定性的要求高,希望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电网波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恒申变电站站长蒋兴宇是一个“直性子”,见到“带队”上门支教的“老师傅”——福建省劳模、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维一班班长黄颂,他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配电巡视其实就和‘老中医’一样,应该做到‘望、闻、问、切’。”现场,黄颂带着团队成员,面对面向蒋兴宇介绍借助局放仪开展精益化巡视的技巧,“这就像我们的‘听诊器’,能感测出运转设备故障、振动、泄漏及电气局部放电所产生的高频信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局部放电问题,为极端天气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到企业“上门支教”的不仅是黄颂。记者了解到,福建省电力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的9家单位已悉数组建“福建电力行业劳模工匠助企行服务队”,通过为企业设计智能用电方案、帮助企业解决用电问题、向企业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为企业驻厂电工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绿电”服务。
据介绍,该联盟由福建省机械化工矿冶工会工委牵头组建,首批“入盟”单位涵盖了全省电力行业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21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涉及电力系统从发电、输电,再到配电的全产业链。联盟采用“轮值”机制,每年优选“盟主”单位和“盟主”工作室,进而发挥“头雁”力量,形成跨单位、跨专业、跨区域的跨界集成,从而推动各个联盟工作室联结成互动互助互促的“联盟大网”,汇聚劳模工匠助企的“联盟合力”。
在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马红星看来,驱动“联盟助企”最大的内生动力在于“联盟益企”。
2022年,福清核电2号主变中性点套管接线板温度异常上升,马红星和工作室的成员要在设备不停电状态下进行带电检修,以避免因停运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带来的3000万元损失。“带电作业并不是我们核电的强项。”马红星找到了同年当选“八闽工匠”的福建福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三级职员冯振波,共同研发了“设备不停电状态下电气接线金具快装导流夹具”,解决了核电电气设备因导电接线板腐蚀、接触不良、压紧力降低等原因造成设备温度异常时的检修难题。
“联盟将电力行业不同领域的劳模、工匠、技术能手汇聚在一起,有利于我们聚焦各自企业的工作重点、技术难点、效益增长点,发挥各自所长,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影响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的关键问题,推动企业向‘新’发展,形成创新发展的整体优势。”马红星的观点,冯振波同样认同。
“我们在‘利他’的同时其实也在‘利己’。”冯振波告诉记者,在帮助马红星破解发热检修难题的同时,由他发明的导流夹具也实现了新的升级。借助核电专用的金属成分检测仪器,冯振波和马红星对夹具金属材料的成分配比进行了改进,升级后的夹具不再会因为材料受力耐受问题出现裂纹,在强度和韧度上得到了提升。
作为今年联盟“盟主”工作室的领衔人,冯振波正积极牵头、联动包括马红星在内各家工作室领衔人,梳理“当家技能”“金牌发明”,并征集劳模工匠联合攻关的课题计划,为后续联盟工作室开展课题共商、技术共享、设备共用、场地共创、人才共育、难题共担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我们将在省总工会的指导下,以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联盟为单位支撑,协同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共同推动全省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电力高地和福建样板。”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职工董事、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邹永增透露,联盟还搭建了集智协同创新平台、互学互助帮带机制,共同推动创新成果孵化推广。
具体而言,依托省电力行业知识产权运营保护中心和“双创中心”,联盟创新成果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得到实施应用的主创团队可享受分红奖励。联盟内的优秀工作室、创新成果、工匠人才还将优先推荐参加福建省(引领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百万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和劳模先进评选表彰,相关人才还可优先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培训研修和疗休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