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一

陆海齐头并进,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本报记者 田国垒 本报通讯员 王玉鹏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1日 07版)

泥浆不落地技术现场应用率100%、施工废液处理合规率100%、危险废物处置合规率100%、钻井固废处理合规率100%、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合规率100%……

这是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锚定“绿色低碳”发展交出的一份成绩单。近年来,该公司打造绿色洁净亮丽石油工程名片,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排头兵,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和“能效提升计划”,多项环保管理指标实现“百分百”。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聚焦“污不落地、油不坠海”,将治理矛头率先指向了沉砂池。“要打井先挖沉砂池,这是钻井工程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工艺,但陆地钻井要想实现绿色,就必须通过工艺改进另辟蹊径,彻底填掉这块易造成土壤污染的疮疤。”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经过持续探索,“泥浆不落地”技术逐步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推广应用起来。黄河钻井40569钻井队平台经理李强介绍:“利用高频振动干燥筛、除砂一体机、中高速离心机相互配合,最终实现了钻井液和岩屑逐级分离、泥浆不断净化。”不仅如此,通过“泥浆不落地”技术分离出来的钻井岩屑还可用于道路铺设、盐碱地改良、烧结砖材、制作岩棉板等,脱出水也可以循环使用,达到了废物再利用、节能更减排的目的,真正实现了从“体外循环”到“体内循环”的转变,万米进尺固废产生量由2023年的3717方降至3373.73方,减量率达9.23%。

与陆地钻井同频共振、齐头并进的,还有密织在茫茫大海上的绿色“保护网”。

在新胜利二号平台,新加装的岩屑输送泵正将缸体吸入的岩屑通过加长排出管线引至主甲板开阔区域进行岩屑回收。据了解,这台岩屑输送泵的排量可达每小时40立方米,在有效解决海上钻井平台岩屑箱吊装不便问题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环保管理能力。

作为传统产业,胜利石油工程结合新发展形势、目标任务,持续强化“净零”理念,不断夯实绿色低碳全要素管理,接续推进降能耗、减损耗、控物耗、减排放。

为了实现“气不上天、声不扰民”,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依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条龙”项目,大力开展逸散源头废气收集及净化治理研究,研发的钻井液废气净化治理装置,投入试点应用,有效解决了井场废气污染难题。在机械噪音较大的区域加装隔音墙、降噪板,使井场周边50米范围内噪声被有效控制在了65~70分贝。推广使用的环保厕所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年均可减少污物排放17.52吨,节约清水消耗600余方。

目前,胜利石油工程东部运行陆地钻机网电装置配置率达到84.4%,陆上网电施工占比74.83%,节约能耗0.28万吨标煤,减排0.77万吨CO2当量,施工现场展现出一幅“景中有井,井在景中”的和谐画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