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一

【市场观潮】完善智慧交通系统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本报记者 赵昂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1日 07版)

近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公布首批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联合体由包括9家车企和相关的9家使用主体,相关准入和试点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7个城市展开,试点产品覆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投资者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也更加看好。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企业9800余家,其中今年1月至5月新增注册企业180余家。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相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一直在路上。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共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9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6800多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8800万公里,部分产品已经具备一定的量产应用条件。

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相辅相成。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了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也就是说,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基本单元。当然,其也是能源、交通、信息产业交汇的关键点。

换言之,如果要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进一步发展,势必要不断提升和完善智慧交通系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提升社会效率。这就不仅需要在汽车生产制造领域内取得技术突破,也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运用、信息通信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实现有效落地转化,并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智能网联汽车一旦量产应用,其不仅会影响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也可能会对现有交通产业带来模式重构,可能会带来包括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一系列新的商业机会,带来新的增长点。

当然,有一点不容忽视,智能网联汽车不仅系统本身复杂,其应用场景也是复杂的,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实现驾驶人、车辆、道路和云端等多方面的融合,并且相关功能还处于快速发展和不断迭代的状态,数据安全的风险也同样存在。如何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形成管理机制体系,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