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一

为开票增便利,助企业降成本,促行业更规范

“反向开票”为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周怿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4日 04版)

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4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的具体措施和操作办法。

目前该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已1个月有余。“反向开票”政策措施落地情况如何?给资源回收企业生产经营和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资源回收企业体验怎么样?近日,记者采访了广东、浙江、河南、山东等地资源回收企业和税务部门。

解决了“第一张票”难题

在浙江,作为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的於育根从事废旧塑料销售已经好几年了,他一直和台州一家资源回收企业保持合作关系。

於育根说:“以前,我们每次卖完废旧塑料,都需要到税务部门去代开发票,现在收购我旧塑料的公司可以‘反向’直接给我开发票,免去来回跑的麻烦,省了不少力气。而且有了发票,平时买卖交易就更规范了,公司和我合作起来也更放心,大家生意都更好做了。”

在河南,沁阳市鸿发金属废品回收有限公司年收购加工废钢89.34万吨,年产值22.67亿元。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此前,公司一直面临着“第一张发票”取得难的问题,《公告》实施后,沁阳市税务局辅导企业完成“反向开票”资格申请。

得益于“反向开票”,资源回收企业最关心的发票获取问题得到解决,打通了成本列支入账的堵点,有利于资源回收行业轻装快跑。

在广东,正南供应链是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在废纸原材料方面主要供应商。公司财务负责人周小虎说:“我们目前废纸收购业务选择的是简易计税方法,反向开具的发票全部可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采购成本支出凭证。”

广东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反向开票”解决了资源回收企业“第一张票缺失”问题,赋予了资源回收企业规范合法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让持续开展出售报废产品业务的自然人也能按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增值税免征或减征政策。

增添了企业资源回收动能

不少资源回收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尝到了成本降低、办税便利的甜头,行业全供应链和全产业链发展迎来了良好税收环境,增添了资源回收动能。

青岛涵奕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高大卫介绍:“这次政策的出台,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的取票难题,有了抵扣发票,经营成本也降低了。”

在采购环节,以前个人销售废品时,大多不开具增值税发票,进而导致回收企业在销售其收购的回收资源时,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同时企业所得税没有发票凭证进行成本扣除,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现在“反向开票”很好地帮助企业降成本、增便利、添动能。

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反向开票”打破了原有的交易链条,从源头上为扩产能提动能增添了便利,让企业“收旧”更便利,也激活了终端消费者“以旧换新”的消费活力。

出售报废汽车的广州市民李先生享受到了第一波“反向开票”的便利。“之前一直计划要把家里已到报废年限的旧车卖了,刚好最近有‘反向开票’政策,在收旧企业这边直接就可以开票,方便又快捷,是‘出手’的好时机。”李先生说。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刘金科表示,实行“反向开票”后,有效解决了资源回收企业长期以来税款抵扣和成本扣除问题,有利于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资源回收行业,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税务部门多措并举有序推进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资源回收企业知晓政策、享受利好,4月底以来,各地税务部门区分不同主体和申报办理场景,制作视频、图解加强政策宣传,运用税收大数据梳理资源回收纳税人名单,开展政策精准推送,累计推送内容88.3万条。

“我们优选了业务骨干组成服务团队,建立‘反向开票’税企交流群,实时反馈解决资源回收企业开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天候服务他们的个性化、专业化诉求。”广东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5月底,广东省税务局共向4724户精准筛选符合“反向开票”政策的纳税人推送了政策文件等提示提醒信息。

河南税务部门对全省1万多户资源回收企业进行归类管理,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税企联络群等渠道精准推送相关政策,并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资格审核、归类管理、辅导开票”全流程服务,及时处理企业疑难问题。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征管系统,完善线上办理功能及流程,提高“反向开票”、代办税费的便利性,持续增强资源回收企业、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的获得感,为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