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工作研究】以增强组织力为重点构建高质高效工会工作体系

汝倩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7日 07版)

观 点

增强工会组织力,既是中国工会十八大的明确要求,也是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新时代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组织力是工会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是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来源和保证。早在1921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时就强调组织力的重要性,在其宣言中明确“因为这样一个团体(产业组合)才能算是一个有力的团体,要这样一个组织法,劳动者才能用他们的组织力,做奋斗事业”。增强工会组织力,既是中国工会十八大的明确要求,也是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新时代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第一,不断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是增强组织力的核心内容。将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的法定职责,也是重大政治任务。当前,全国职工、用人单位众多,但工会组织覆盖仍有不足。面对职工队伍结构深刻调整和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工会要坚持“职工在哪里、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不断扩大有效覆盖。一是延伸触角,推动工会组建工作向新业态、新领域拓展。重点抓好“一大一小”企业工会建设,大型互联网企业、平台企业由全总和省级工会直接穿透管理,带动货运挂靠、快递加盟、外卖送餐代理商等关联企业规范建会;探索社区网格工会、城市综合体工会等组织方式,实现对小微非公企业有效覆盖。二是接长手臂,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为重点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强化职工主体地位,利用大数据分析职工需求,优化工会组织形式和区域分布,探索流动窗口入会、职工沟通会现场入会等便捷入会方式,加快推进网上入会,广泛吸纳职工,实现想入能入、应入尽入。

第二,健全完善工会组织体系是增强组织力的基础工程。长期以来,中国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要着眼于理顺能级管理,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面结合、条块互补的全覆盖组织体系,逐步建立起高质高效的矩阵式工会组织网络。一是发挥产业工会“领航员”作用。用好联合制、代表制组织形式,优化产业工会委员会结构,注重把新兴产业、非公企业吸纳进来,增强广泛性代表性。充分发挥产业工会在职工维权中反应链短、执行力强的特点,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二是发挥县级工会“桥头堡”作用。要在深化“县级工会加强年”成果基础上,重点解决县级工会人、财、物、机制等瓶颈问题,推动叫响一批各具特色的亮点工作和服务品牌。三是发挥基层工会“终端”作用。拓展各地全域融合的“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推动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村(社区)工会建设提质,强化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扩面,充分发挥其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独特优势。持续推动服务、平台、资金、资源下沉,为基层赋能,让职工群众在企业内、家门口享受工会服务。

第三,严格规范工会民主是增强组织力的重要保证。工会民主化程度越高,越能得到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是坚持工会民主选举制度。从二次劳大首次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全总执委会开始,民主选举制度经历了从确立、完善到巩固深化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并不断规范工会民主选举,确保工会领导机构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保障会员充分发表意见、行使民主权利。二是健全工会民主决策制度。工会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做发扬民主的表率,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充分发挥工会领导机构作用,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重大问题要经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集体决策。三是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要坚持职代会这一基本形式,以非公企业为重点,以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覆盖小微企业,以头部企业建会建制带动新业态企业等,推广网上职代会、网上职工代表提案等互联网时代民主管理形式,增强职工民主意识,引导职工有序表达利益诉求。

第四,大力提升工会干部能力素质是增强组织力的关键所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是提升工会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保证。一是构建工会干部能力素质模型。要从政治力、领导力、管理力、专业力、沟通力、执行力、创新力、团队力、规范力、数智力等多维度,明确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重塑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要发挥能力素质模型在工会干部招录选拔、考核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优化工会组织特别是机关运作方式。二是加快提升工会干部数字化素养。要广泛运用先进理念、先进工具,推动工会干部善于从数据中洞察职工需求,让工会工作更加精准高效。要深入贯彻《全国总工会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行动》,快速实现工会干部由接触AI、接受AI到熟悉AI、运用AI的转变。三是抓好工会兼挂职干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要结合兼挂职干部类型、专业特长、岗位特点,坚持分类管理和考核评价,构建起各展所长的履职机制。要从解决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经费保障、岗位设置、人才评价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着手进行全方位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充实壮大基层工会力量。

(作者单位:全国总工会组织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