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热点思考】“三个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吴晋 岳佳璇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7日 07版)

观 点

高校应将“三个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以高质量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激励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精神源泉和磅礴力量。高校应将“三个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以高质量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个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

其一,核心价值与培养目标相契合。“三个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劳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扬。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核心指向是德才兼备、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契合”不仅是形式上的结合,更要在本质上融合,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新时代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实现自身发展进步中服务党和国家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其二,实践导向与教育效果相结合。高校培养塑造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不能拘泥于书本知识或理论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三个精神”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以知识为依托、以技能为基础,更好地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劳动品质。

其三,创新转化与教育形式相适应。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三个精神”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持续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充分挖掘传承“三个精神”的时代内涵,打造教育新样态、育人新模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塑造创新品格,将弘扬“三个精神”的外在举措,内化为激励新时代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材的内生动力。

“三个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强化课程融入,夯实主渠道。将“三个精神”融入课程,有效推动其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要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将培养“三个精神”纳入教育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规划培养路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优化专业导向,促进精准实效。加强与行业的精准对接,适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劳动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与“三个精神”相关的课程,与学校已有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如增设劳动哲学、劳动历史学、劳动法学等系列“劳动+”课程,不断强化学生对“三个精神”本质内涵意义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

强化思政融通,聚力主阵地。大力弘扬“三个精神”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五育并举”,充分发挥“三个精神”的引领作用,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涵育劳动价值观,紧密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大力推进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勤工助学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要营造浓郁氛围,开展“劳动教育宣传月”“劳动教育周”等品牌活动,邀请劳模工匠进校园,举办劳动文化节、工匠技能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强化产教融合,畅通“主动脉”。培育“三个精神”离不开提供物力支持与实践场景的企业和作为育人主体的高校紧密协作,将产学研合作贯穿学生实践教育全过程。要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围绕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高精尖产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共同开展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高标准建立未来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大国工匠工作室”等,探索以专业群为基础的产业链、职业链、知识链、实践链衔接融合的产教融合新范式。聘请校企内外专家学者、技术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构建跨学科、多领域、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复合型教师团队。持续强化实习实训,依托共同育人平台、产教联盟、科技研发平台、成果孵化和产品推广基地,组织实施教学实习活动,帮助学生接触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和工作流程、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职业竞争力。

强化师资融智,赋能主力军。要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引导教师以契合“三个精神”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系统设计教学内容、着力创新教学形式、积极优化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锻炼教师能力水平,鼓励教师深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聚焦专利研发、技术革新、课题研究等,持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教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优化完善保障体系,着力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和培养机制,推动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