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一

聚焦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全员创新,智能制造给车企带来一系列新变化——

【创新在一线】传统车企“新”潮澎湃

本报记者 彭冰 柳姗姗 本报通讯员 杨萌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9日 07版)

阅读提示

近年来,汽车“新四化”浪潮风起云涌,行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面对挑战,传统车企聚焦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全员创新、提升研发测试能力、加快电动及混动产品落地等持续发力,展现出“新”潮澎湃的发展势头。

 

今年是一汽-大众成立33周年。“厂庆日”当天, 9组揽巡、揽境新车主受邀参观该公司技术研发试验室和数字化生产车间。从OTD系统即时下单,到透明高效的智能供应链装配,再到按需定制的柔性化生产和精准到毫厘之间的自动化工艺……智能制造给传统车企带来的新变化,令车主们“大饱眼福”。

近年来,汽车“新四化”浪潮风起云涌,行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面对挑战,一汽-大众确立了“自立自强、创新转型”发展路线,聚焦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全员创新、提升研发测试能力、加快电动及混动产品落地等持续发力,展现出“新”潮澎湃的发展势头。

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柔性化升级

货架林立,货位密集,子母车上下左右穿梭其中,根据电脑调度信息有条不紊存取着一箱箱汽车零部件——步入一汽-大众自主开发的E-lane3智能立体仓储中心,看不到几个工人,听不到喧嚣声音,一切都随着“数字流”紧锣密鼓在运转。

“今年初投运的E-lane3,集结了我们公司在智能仓储物流、数字化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是汽车行业首个以‘链’模式为基础,将新一代密集自动化存储技术和复杂调度逻辑有机融合的供应链物流数智化产品。” 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物流规划部部长陈众源介绍。

什么是“链”?简单来说,在E-lane3中,“链”相当于以2小时产量为一个单元的时间窗。比如,今天8点-10点,一汽-大众计划生产100台车,这100台车所需的零件就同属一个“链”号。整车厂的零件需求按“链”生成,供应商按“链”供货,立体库按“链”存储,再根据总装车身流的装配进度,将零件调送至生产线,从而实现了订单流、车身流、零件流的完美匹配。

由于“链”精益到了以两小时为单元,整个物流体系就变得非常紧致精密,没有冗余,供应商生产出的零件很快便会被整车厂消耗掉,产业链上下游的周转效率均大大提高。

“基于‘链’模式,我们开发了新一代密集自动化存储技术,用小空间解决了大问题。” 陈众源告诉记者,同样的存储体量,传统立体库需占地6000平方米,而E-lane3的面积不过3300平方米。节省占地费用的同时,E-lane3还大幅减少了相应理货人员等的成本支出,综合计算,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3000万元左右。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一汽-大众实施了包括产销一体化、黑灯工厂、智能仓储物流等在内的58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实现了生产柔性化升级,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缩短了订车交付周期。

将创新理念根植在所有员工心中

众所周知,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是汽车制造的四大主要工艺。其中,涂装的作用不仅在于赋予汽车美丽颜值,更重要的是防腐。在一汽-大众涂装车间,维修高级技师于力带记者参观了经过升级改造的智能生产线,只见一个个机器人工作站鳞次栉比,各种机器人舞动不同样式喷枪,正一层层地给白车身喷漆、涂胶、“上彩妆”。

“涂装车间的关键设备就是各种喷枪。它们非常贵,小的十几万元,大的五六十万元,而且维护成本特别高。” 于力指着一款用于给汽车涂抹PVC胶的喷枪说:“按使用量要求,它需要每两个月维护一次,每6个月拆卸一次。我们经过拆卸剖析发现,这种胶枪以空气作为能量驱动,由于胶压远比气压高,导致控制系统经常受损。于是我们通过创新设计制作金属密封,消除了胶气泄漏,将胶枪维护周期延长到了两年,3年左右拆卸一次即可,大幅降低了设备停台率及备件采购成本。”

不只是优化改良。外购的雾化喷枪,6个月左右要维护一次,于力率队全新设计,自己制作,实现了五六年内免维护。“像原来那种五六十万元的喷枪,我们把图纸设计出来后,交给国内厂家去制作,结果比进口产品的质量还好,购买成本却不到原来的1/3。”于力说。

走进2019年成立的于力劳模创新工作室,琳琅满目的创新成果让人眼花缭乱。“2020年的时候,我们车间连一项专利都没有。这几年,公司着力将创新理念根植在所有员工心中,作为一汽-大众首个涂装专业工作室的领衔人,我带领团队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先后取得专利33项,为企业节创费用超过1451万元。”于力讲道。

2023年,于力劳模创新工作室自主开发的涂胶质量视觉高精度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行业已知范围内首个汽车涂胶形状自控制功能,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

加快形成研发测试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建设,一汽-大众在研发测试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也正加快形成。一汽-大众汽车试验场总投资17.5亿元,经过三期建设,现已具备全系列整车开发试验能力,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汽车试验场。

“一汽-大众任何一款新车型投放市场前,都需在此经历世界上各种最恶劣路况的测试,验证车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整车试验场工程师宁竞告诉记者,试验场共有八大核心功能区,其中,仅耐久强化试验区就“浓缩”了16种特殊路况。

去年10月揭牌投用的一汽-大众整车动态防腐试验中心,也坐落在这个试验场。步入盐雾测试车间,记者看到,受检车辆在高温环境下被不停地喷盐、喷雾,而在低温四通道道路模拟试验车间,车辆要经过持续大幅度的颠簸振动……各种“花式被虐”后,车辆最终到达评价中心,被完全拆解,接受“裸检”。

“给汽车做防腐检测就像做菜一样,但只有通过了各项严苛考验,这道菜才有资格被端上桌。”工程师国琛告诉记者,作为大众集团在中国唯一的整车防腐试验中心,该中心的投用,补齐了一汽–大众整车试验研发能力的最后一环,将努力引领汽车防腐技术新未来。

“除了提升整车试验和研发水平,这个试验还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因试验能力不足造成的开发进度瓶颈,满足一汽-大众及产业链合作方更大规模的产销需求,进而全面提升产业整体运营品质。” 宁竞介绍,试验场周边的保密预留区规划了风电项目,未来产出的绿电不仅可供试验场使用,还可满足一汽-大众长春工厂的电力需求,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