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发展电子竞技需提升自研实力
近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向国际奥委会全会提议举办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电子竞技进入国际体育赛事已经有多年探索,从2021年的奥林匹克虚拟系列赛到2023年6月于新加坡的奥运电子竞技周,而在亚运会层面,从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举行电子竞技表演赛,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电子竞技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
也就是说,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电子竞技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并且得到更多认可,这样的认可既有来自体育方面的,也有来自经济方面的。投资者正在对电子竞技产业保持热情,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电竞产业大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就显示,去年我国电竞市场规模约为1664亿元,同比增长5.4%。在企业层面,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与电竞相关的企业9.8万家,其中今年1月~5月新增1.1万家,投资者对电子竞技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当下电竞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经营模式与传统体育项目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一般都有专业的俱乐部和场馆等作为赛事的执行方,也有电视台、网络平台等作为内容传播方,并且往往有相应的衍生产业。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电子竞技项目,有其专门的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位居产业链条的上游。电子竞技对抗是基于特定电子游戏的规则和数据,而这些规则和数据是由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制定并掌握的,且可以变化。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通过游戏版权、游戏代理权、游戏道具和提供相关游戏服务等方式获取收益。
换言之,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收益最大的往往是游戏的开发商和运营商。正因如此,面对电子竞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提升自主研发实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游戏,值得国内企业进一步探索。要知道,一个能够在国际赛事舞台拥有一席之地的游戏,也需要有大量海外玩家参与其中,在海外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衍生产业,但衍生产业往往会涉及游戏中的各类元素。但是,游戏中的各种元素,从名称、标识、人物角色、动画视频等,都可能涉及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多种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产权往往归属于上游的游戏开发商等。也就是说,电子竞技衍生产业的发展,很难绕开这些知识产权。如何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竞技项目,带动相应衍生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样值得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