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一

在多题材、多载体的“种草”下,越来越多海外受众慕名而来,亲身感受中国的壮美河山和传统文化

【文化“新三样”④·乘风出海】从“网恋”到“奔现”

本报记者 陶稳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30日 04版)

阅读提示

深受网络流行文化影响的年轻一代,更容易对中国网剧和网文中的场景、民俗产生兴趣。随着中国免签国“朋友圈”的扩大,以及支付环境、酒店住宿方面的优化,来华旅客更容易来上一场说走就走的入境游旅行,打卡网剧同款取景地、亲身感受中国文化与民俗风情、品尝同款中华美食等。

 

近来,《我的阿勒泰》《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墨雨云间》等热播网剧相继收官,但是相关讨论仍在持续。有细心网友发现,这几部剧在国外均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

除了网剧,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也以蓬勃之势“圈粉”海外网友。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法品牌高峰论坛上,阅文集团表示,《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等作品翻译上线后,受到法语区读者的喜爱。《全职高手》小说在海外以13种语言上线,仅英语版电子阅读量就超过1.3亿。《诡秘之主》将东方文化融入世界风情,是2023年阅文旗下海外阅读量最高的中国网文。

由网剧和网文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今年2月,到乌兹别克斯坦旅游的阿丽娜,遇到一个塔什干家庭,男子听出她是中国人,赶紧叫来妻子和女儿,原来母女俩“疯狂迷恋”中国的一些网剧,并喜欢与中国人交流剧集看法。

阿丽娜从聊天中得知,母女俩一直在追古装偶像剧,包括《长相思》《宁安如梦》《珠帘玉幕》等。女儿还把其中一部剧的女演员图片设成了手机屏保,谈话间她还学剧中女演员的模样,大大方方地蹲了个万福。

阿丽娜告诉记者,母女俩对剧中漂亮的传统服饰、人物造型、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以及优美的景色尤其感兴趣。因此,“他们一家人还打算到中国旅游,目的地是北京和西安,还有我推荐的古都洛阳,并准备穿传统服饰拍照留念”。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我国的网剧和网文在海外受欢迎,一是由于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二是古装偶像、仙侠、霸道总裁等受欢迎的题材在国内具备成熟的创作模式;三是较大的国内市场能支撑起大投资,所以这些作品在制作上相对精良。“此外,与外国人对中国的东方想象有一定关系。”

在比利时定居的班利感受到,近两年,身边喜欢中国网剧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尤其仙侠类的剧,例如《苍兰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班利说,这些剧的背景设定超脱了他们的诸神常识,尤其重生、灵魂互换、仙法等情节,因为“魔法体系”不一样,外国人觉得很新颖,加之剧里一些演员颜值高、有魅力,所以很多人爱看,并由此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中国网文在国外也有不少忠实粉丝。小夏(化名)最开始关注到中国网文出海,是在俄罗斯看到了《魔道祖师》这本小说。“很多外国人喜欢中国古代玄幻小说,他们认为东方奇幻更神秘、更浪漫。还有一些国外读者在阅读网文过程中,对中国的人名、地名、古诗词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夏说。

文化吸引力转化为线下打卡动力

网剧在海外的热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入境游。阿丽娜在与塔什干母女交流中了解到,她们身边的朋友也都知道她们喜欢中国,并要全家到中国旅游。

在阿丽娜看来,网剧成为一些外国人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提升文化吸引力,推动入境旅游具有积极意义。

在重庆工作的波尔波尔身边有不少外国同事,其中很多喜欢中国网文。“例如,《天官赐福》《魔道祖师》。”

由《魔道祖师》改编而成的电视剧《陈情令》近期迎来开播5周年,作为原著和剧集的双重粉丝,波尔波尔还和几位外国同事到贵州都匀,打卡了该剧取景地,包括山顶、瀑布、草海等。“我们爬山当天还遇到了从泰国远道而来的粉丝。”

据当地一位旅游向导介绍,团队近期在该取景地的单日业务量达到200人。

携程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周慧婕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近年来,网剧和网文成为我国文化出海的亮丽名片,随着海外辐射力和影响力提升,在多种题材多种载体“安利”下,越来越多外国人了解并喜欢中国的壮美河山和传统文化,并因此有意向来中国旅游。据统计,今年以来,携程旅行中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5%,入境旅游复苏势头强劲,90后和00后年轻客群成为入境游主力军。

据小夏介绍,一些国外画手会对爆火的中国网文无偿进行二次创作,例如,绘出作品中的人物、场景,或者制作简短的动画。“他们也会经常到中国旅游,尤其是到小说中人物的所在地,以及中国古代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体验打卡。”

开发演出、服饰、美食等旅游卖点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分析说,“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角度看,网剧、网文的海外火爆都体现了中华文明影响力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进步,同时更好地促进入境游产业文旅融合发展。”

不过,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目前,很多网剧和网文在国外的影响力只停留在“印象”层面。班利直言,很多外国人通过网剧和网文对中国萌生了好感,对中国的文化有了系统了解后觉得有趣,但是如果到远东旅行,首选并非中国。

阿丽娜了解到,塔什干母女对中国之旅很期待,但与此同时也有些恐慌。“因为根本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么大的国家完全摸不着头脑。”采访中,一些在线旅行平台工作人员以及入境游从业者均表示,对中国网剧和网文在海外的吸引力并不了解,更没有与之相关的产品。

对此,魏鹏举分析说,目前,在国外受欢迎的网剧和网文大多属于架空类题材,对旅游的带动作用可能不如现实题材那么大。此外,这些作品中与文旅相关的内容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大的卖点。

要让网剧和网文进一步推动入境游市场,魏鹏举认为,在内容方面,网剧和网文创作方要趁热打铁,开发更多有普遍需求的作品,同时要做好研发储备迭代。在推广方面,针对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网剧和网文平台,相关部门应给予更多激励,好的作品可以考虑用多种语言推广,提供翻译补贴等。在入境旅游方面,作品中涉及的概念化场景应深入开发旅游宣传卖点,例如,中国题材的演出、服饰、美食等,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转化为实际体验行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