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挑安全好的企业查”,可谓“用心良苦”
据6月27日《半月谈》报道,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然而,一些地方虽反复安全检查,重大隐患却长存,甚至检查方案如何写、线路怎么走、点位如何选,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往往专挑安全搞得好的企业查。有的领导干部看看现场、听听汇报就算履职尽责了。
“安全检查就像一场戏”,这是一些网友在新闻下的跟帖评论,道出某些地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等问题。
梳理新闻报道,诸如“上午检查,下午爆炸”“一年检查好几回却未发现安全隐患”等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血的教训一再上演,一些地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作风漂浮,尤其令人气愤。
安监工作一阵风、走过场,主要原因是责任悬空、履职尽责不到位。一些地方,一方面是为了数字漂亮,检查点位往往专挑安全搞得好的“样板房”企业检查,热热闹闹,“你好我好大家好”;另一方面可能为了出问题时好甩锅,少去或不去可能存在问题的企业检查,“尚未抽检过这家”“责令整改过”,以此试图将监管责任弱化……执法“宽松软虚”、只检查不整治,或以罚代改、罚而不管,也是重要原因,由此纵容事故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和整改,最终酿成惨祸。
安全生产法本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保证人的安全。如果执法监管偷工减料、避实就虚,那么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就可能大幅削弱,“监管疲软,我又何必自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本来应付出高代价,由于执行大打折扣,不能真正引起责任主体的重视,这就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伏笔。
保障安全生产是一项常规性和长期性工作。近年来,一系列事故警示我们,把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落实落细,必须下功夫解决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此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人,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人人都是主角”这一理念变为行动。期待更多企业坚持监督管理和规范操作两条腿走路,调动起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营造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合力织密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