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总工会制定十条“产改”助“新”举措
【推进“产改”进行时】支持五十家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建立工匠学院
本报讯(记者陈华)支持50家以上新质生产力领域工匠学院建设,培育选树新质生产力领域工匠人才不少于总数的50%……近日,安徽省总工会召开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安徽省总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聚焦“人才”“产业”和“创新”三个关键词,在加强思想引领、培育工匠人才、推动产业发展、激发创新活力、优化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十条“产改”助“新”举措。
措施明确,组织劳模工匠(工会干部)走进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企业开展宣传宣讲,依托安徽工会网上“五一学堂”举办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专题培训班,帮助广大职工熟练掌握运用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工具,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
针对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工匠人才,措施提出,推进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增速10快县(市)、30家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建立工匠学院,发挥安徽新能源汽车工匠学院作用,推动光储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工匠学院建设。每年命名100名安徽工匠,示范引导市县、行业产业企业等培育选树工匠1000名,其中新质生产力领域不少于总数的50%,重点做好新能源汽车工匠、数字工匠等培育工作。
同时,措施还提出,重点推进全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部署开展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一批特色竞赛活动;积极推动竞赛活动向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等未来产业延伸拓展。
安徽省总将从平台建设、品牌活动、群众基础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和推广,探索打造全省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构建“成果-专利-转化-效益”职工创新生态链,每年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培育选树150家以上创新工作室,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组织不少于1000人次劳模工匠开展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创新提升等活动。
此外,立足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措施还提出了发挥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和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作用,更好维护产业工人权益,以及开展“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项行动,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解决用工难题等,合力汇聚起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