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赛3天收获3金1银
【热点关注】“神枪手”是怎样炼成的
盛李豪展示金牌。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29日,巴黎奥运会迎来射击项目第3个比赛日。为中国队夺得奥运首金的黄雨婷和盛李豪双线出击,分获1银1金。中国射击在本届奥运会开赛3天来已获得3金1银的佳绩,成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项目。
为中国队夺得本届奥运会首金的黄雨婷首先出战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比赛中,黄雨婷发挥稳健,但16岁的韩国选手潘孝珍表现强势,两人一直比拼到251.8环平,最后不得不加赛一枪。结果潘孝珍打出10.4环,黄雨婷打出10.3环,以微弱差距遗憾落败。
随后进行的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19岁的盛李豪虽然也遭遇挑战,但他稳住心态,以打破奥运纪录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双冠王”。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射击队是中国代表团的“夺金大户”,曾多次为中国队摘下奥运首金。在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中国队更是涌现出杜丽、易思玲、杨倩等优秀选手。如此长时期地保持良好竞技状态,中国射击队究竟有什么秘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复一日的训练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对于射击来说,体能和技术是训练的两个主要方面。据记者了解,在去年冬训期间,中国射击队就通过3000米跑、核心力量等训练来加强体能。为了击准微小的靶心(10环直径只有0.5毫米),运动员们需要通过无数次的举枪、击发练习,形成足够准确的肌肉记忆。
为了精益求精,射击队还引进多种先进技术,模拟比赛场景,分析相关数据,为运动员训练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心理素质是影响射击比赛的重要因素之一。盛李豪的启蒙教练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盛李豪的一大优势是专注力高。黄雨婷同样以注意力集中著称。在比赛中做好自己,不受外界和对手干扰,是射击选手经常提到的秘诀。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射击队的持续强势离不开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许海峰、王义夫、杜丽、易思玲等奥运冠军在内的很多射击名将,在退役后都投身教练工作。
此外,社会上的射击俱乐部、中小学校里的射击培训等不仅推广了射击运动,也促进了体教融合,为射击队发现好苗子提供了“肥沃土壤”。国内渐趋完善的各级别青少年射击赛事,也有利于运动员迅速成长。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主席罗西在奥运会前接受采访时,曾评价中国在射击运动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世界树立了标杆”。
运动员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也要随时关注比赛规则的变化。只有更好地理解规则、适应规则,才能取得好成绩。从最初的静默赛场到如今的动感赛场(例如允许观众鼓掌加油),从计算总分到现在的两枪淘汰,射击比赛规则在变,中国射击队也在主动应变。
从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队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王义夫六战奥运,再到杨倩扬名东京,盛李豪、黄雨婷闪耀巴黎,中国射击队在40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种冠军实力和精神的传承。在这种传承中,有坚韧不拔,有沉稳大气,也有淡然如风。相信中国射击健儿在巴黎的优异表现,会激励更多人接过前辈的“枪”。
(本报巴黎7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