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一

【我的奥运故事】用“不言放弃”诠释奥林匹克精神

朱丹
《工人日报》(2024年08月02日 08版)

巴黎奥运会再次点燃了大众的体育热情,我在工作之余也看了一些项目。无论是体操项目中国男团和男子全能均遗憾摘银,还是张雨霏获得铜牌后对未取得冠军的不甘眼泪,都体现出竞技体育的残酷性。

岂止是竞技体育,人生也往往伴随遗憾。然而,为了目标顽强拼搏,不言放弃才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诠释。这或许就是奥运会的魅力,人们看到每一个运动员勇于挑战自我极限,为了国家的荣耀竭尽全力,自然会深受感染。

作为艺术体操国家队曾经的一员,我在奥运会上也留有遗憾,而且是在意义非凡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1993年,5岁的我开始接触艺术体操。1997年进入了国家集训队。2003年,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决定选拔最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组建国家青年艺术体操队,我因良好的技术能力入选。其后,一直在加紧备战。

然而,就在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日渐临近的时候,意外在备战过程中发生了。

一次比赛中,由于队友抛器械的轨迹变换,导致队形移位,绳子不小心抽到了我的眼睛。当时我的右眼已经看不见了,但此时比赛只是刚刚开始,还有一多半的动作没完成,我毫不犹豫地配合队友们完成比赛。完赛后,队医和教练立马叫了救护车将我送往最近的医院救治。经检查是黑眼球出血,角膜受伤,险些失明。于是,我失去了参加即将揭幕的北京奥运会的机会。

2008年8月24日,中国艺术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以35.225分历史性地夺得集体全能银牌。这也是中国艺术体操的首枚奥运会奖牌。当时,我的眼伤未愈,但还是去了现场为队友加油打气。看到结果后,我激动得说不出话,由衷地为中国艺术体操、为我的队友们感到骄傲。

2009年,我从国家队退役。虽然不再做运动员了,但我与奥运会的情缘并没有结束。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我参加了冬奥会技术官员培训,并担任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全国锦标赛、世界杯赛事裁判员,成为中国首位冠军跨界跨项的国际级裁判员。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如期而至。冬奥赛区工作任务重、频次高、压力大,我与9名国际雪联ITO裁判员,3名国外技术人员,在20平方米左右的封闭空间内倾力合作,圆满完成了执裁任务。这算是自己用另一种方式参加奥运会了吧。

奥林匹克精神始终鼓舞体育人,为体育事业做贡献是我一生的追求。北京冬奥会后,我参与推广全民健身,并参加了不少体育公益活动。期盼更多的人动起来,热爱体育,热爱奥林匹克。

(作者为艺术体操原国家队队员、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刘兵整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